塑膠棉花棒等明年起禁進口

意見倡建「環保城」促源頭減塑
10/09/2025
10740
收藏
分享
意見倡建「環保城」促源頭減塑
意見倡建「環保城」促源頭減塑

特區政府再推「限塑」新措施,計劃從明(2026)年起禁止進口一次性塑膠棉花棒、氣球棒及充氣打氣棒。環境諮詢委員會成員陳銘祺指出,目前市面上早有木柄棉花棒替代塑膠棉花棒,所以市民無需過分擔憂。反而市面在售的其他塑膠類一次性用品,例如塑膠牙線、塑膠牙簽等尚有優化空間。至於本澳環保行業發展,他建議政府打造「環保城」,加強扶持本澳環保行業,才能從源頭推動塑膠用品替代,進而提升澳門整體環保水平。塑膠棉花棒等三類一次性塑料制品明年起禁止進口,但市面早有木柄棉花棒替代。

澳門特區公報於上(8)月底刊登行政長官批示,明確將對一次性塑膠棉花棒、氣球棒及充氣打氣棒實施進口禁令,該禁令將於 2026 年 1 月 1 日正式生效,此舉標誌著澳門在推進塑膠污染治理進程中邁出新步伐。

回顧本澳限塑歷程,限塑行動呈現出循序漸進、持續推進的特點。早在 2020 年 1 月 1 日,澳門便率先啟動限塑工作,禁止進口及轉運一次性發泡膠餐具,涵蓋餐盒、碗、杯、碟等常見品類;2022 年 1 月 1 日,限塑範圍進一步擴大,不可降解塑膠制的一次性餐飲吸管及飲料攪拌棒被納入禁止進口及轉運名單;2023 年 1 月 1 日,禁令延伸至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膠刀、叉、勺;到 2024 年 1 月 1 日,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餐碟、杯以及一次性發泡膠食品托盤也加入受限行列,逐步構建起覆蓋多類一次性塑膠製品的限塑體系。

意見倡優化塑膠壓線牙籤

環境諮詢委員會成員、群力智庫理事陳銘祺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今次政府規管一次性塑膠棉花棒、氣球棒及充氣打氣棒,其中棉花棒方面,現時市面上已偏向使用木柄棉花棒作替代;而打氣棒則在演唱會等大型活動中常見,認為需要思考有甚麼替代品能夠取代打氣棒,製造出類似的聲響,營造氛圍,「最好喺可以循環再用的物品,因為打氣棒是一次性用品,用完即棄,真喺好浪費,也不環保。」

除此之外,他還提出現時的塑膠牙線、塑膠牙簽等一次性用品仍在市面上流通,這些物品其實都有優化空間,因為目前已經有相關可降解的環保物料替代塑膠。不過,環保物料成本一般偏高,市民有可能更傾向於選擇便宜的塑膠產品,應該如何平衡?陳銘祺坦言,環保物料價格偏高是事實,這就需要政府出台政策支持,例如給予澳門本地環保企業補貼,無論是員工補貼還是經營扶持,都能增強企業做環保產品的信心。

加強扶持環保行業

他指出,目前澳門環保行業經營較困難,核心問題在成本和產業支持方面。一方面,澳門的租金和人力成本高,建議政府可以打造「環保城」,將環保企業集中到一個區域,統一補貼租金,減輕他們的場地壓力;另一方面,澳門在推動產業適度多元化時,應該更關注環保產業,讓更多人看到環保的價值,讓環保成為重點發展方向之一。只有先讓環保企業「有信心,能存活」,才能從源頭推動塑膠用品替代,進而提升整個澳門的環保水平。

演唱會已減少使用打氣棒

對於上述所提到的演唱會常用充氣打氣棒能否有其他物品替代方面,有會展業業者指出,現時演唱會業界也十分注重環保問題,在早些年已經陸續減少使用充氣打氣棒,改為採用全球較流行的中控燈光棒,以達營造演唱會氣氛及循環再用的效果,故預料相關措施實施對業界的影響不大。意見倡本澳打造一個「 環保城 」,加強扶持本澳環保行業,從源頭推動塑膠用品替代。(資料圖片)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