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文旅市場競爭激烈,廣東交出了一份「人次與金額雙第一」的亮眼答卷。據統計,全省暑期旅遊人次同比增長 5.32%,旅遊消費金額同比增長 2.72%,均位居全國首位。業內人士認為,這份成績既得益於消費需求的集中釋放,更體現了廣東持續推動文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精準匹配新消費需求的系統成果。
據內地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廣東省委、省政府始終把文旅產業視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要推動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省、市兩級政府多次發放文旅消費券,直接惠及遊客,降低出遊成本,激發消費潛力。今年暑期,由省商務廳、省文旅廳與清遠市政府共同主辦的「2025廣東夜經濟暨暑期消費促進活動」,以「粵夜粵美」為主題,聚焦夜間經濟與新消費場景。活動期間舉辦「粵夏海島音樂會」等特色項目,進一步擦亮濱海旅遊、跳島旅遊等沈浸式品牌,推動文旅從「等客來」轉向「引客來」。
產品升級 對接新興需求
廣東的文旅改革並非簡單擴張數量,而是緊扣市場脈搏,推動產品和業態向精細化與高品質轉型。近年來,「粵式精品」旅遊項目不斷湧現,透過評選「廣東省文旅消費新業態熱門場景」「工業旅遊精品路線」等,引導市場從傳統觀光轉向體驗型與沈浸式旅遊。
暑期市場上,「海島遊」「精品小團」「酒店套餐」頗受追捧,顯示優質供給與消費需求的高度契合。來自廣之旅的數據顯示,今年開漁節系列產品收客人數同比增長逾 380%,鄉村生態遊、荔枝採摘遊等「農文旅」融合產品增長達 400%。湛江遂溪、揭陽惠來、南沙萬頃沙等新開發的開漁線路,均獲得熱烈反響。
私人訂製包團快速增長
旅行社產品創新也邁向個性化與高端化。以廣之旅為例,2025年暑期私人定制包團規模較去年增長超20%,客單價提升 25%。新模式下,旅行定制師可根據需求靈活組合優質講解、旅拍與特色體驗,讓遊客獲得「管家式」全鏈路服務,實現文旅供給從「賣資源」向「賣服務」的轉型。
同時,廣東還深度挖掘嶺南文化價值,推動「非遺+旅遊」「藝術+旅遊」「文創+旅遊」等新業態,避免同質化競爭,構築獨特文化吸引力。省社科院副研究員武文霞認為:「廣東注重文旅融合的持續深化,許多景區與文博系統均注重深挖地域文化。」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