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十四五」成果發布

粵港澳合作提速 灣區融合進入新階段
10/11/2025
5589
收藏
分享
粵港澳合作提速 灣區融合進入新階段

廣東省政府近日舉行首場「『十四五』廣東成就」主題新聞發布會,省發展改革委主任艾學峰介紹,「十四五」以來,廣東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上取得顯著進展,成效集中體現在深化科技產業合作、推進全方位互聯互通與強化重大平台引領三大方面。

在科技創新方面,廣東持續推動粵港澳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形成「兩點兩廊」格局:以深港河套、粵澳橫琴為「兩點」,廣深港、廣珠澳為「兩廊」,構建開放協同的創新網絡。廣東與港澳共建 32 家聯合實驗室,推動「天河二號」超算中心、中國散裂中子源等科研設施對港澳開放共享。人工智慧、低空經濟、生物製造等新興領域合作緊密,正在形成涵蓋研發、轉化與應用的區域創新共同體。

互聯互通建設方面,大灣區軌道交通總里程已超 3,000 公里,深中通道、黃茅海通道等重大工程相繼通車,深圳至中山車程縮短至半小時。物流與通關便利化同步提升,「一港通」「組合港」實現內地城市全覆蓋,報關成本平均下降三成。人才與民生往來持續優化,「港車北上」「澳車北上」通行量突破 700 萬車次,「跨境理財通」規模達 1,200 億元人民幣,「港澳藥械通」惠及患者超過萬人。

在重大平台建設方面,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點合作區成為制度創新的試驗田。橫琴「四新產業」增加值佔 GDP 六成,前海吸引逾 500 家國際金融機構與 250 家法律服務機構入駐,南沙改革試點加速落地,集聚超千家高新技術企業。深港河套園區則引入 200 多個科研項目、1.5 萬名科研人員,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已交由港方運營,標誌兩地科研合作進入新階段。

艾學峰表示,廣東將繼續深化粵港澳合作,推動科技、制度與市場三重融合,為灣區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廣東將繼續深化粵港澳合作,推動科技、制度與市場三重融合。 (網絡圖片)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