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中美第四輪高層經貿談判於當地時間 14 日正式展開。中國代表團由副總理何立峰領軍,美方代表則包括財政部長蘇格·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貿易代表詹姆森·葛里爾(Jamieson Greer)。雙方會談的重點涵蓋關稅、出口管制措施、TikTok相關議題與資訊通信產業政策等敏感議題。中美新一輪會談在西班牙馬德里展開,中方代表、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抵達會場。 (網絡圖片)
中美會談到來,中方宣布對美模擬晶片展開反傾銷調查。 (AI生成圖片)
在談判正式開始前夕,中國商務部於 9 月 13 日宣布對美國進口的部分類比集成電路晶片展開反傾銷調查,並同時發起反歧視調查。這兩項調查針對的是通用介面晶片(commodity interface IC chips)與閘極驅動晶片(gate driver IC chips)等,用途涵蓋資料傳輸、信號轉換、功率控制等基本電子功能。
中國商務部指出,這次調查是應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的請求而啟動,協會稱美國相關產品的出口價格在近年內持續下降,造成國內同類產品市場價格被壓制,對中國產業造成明顯傷害。調查將涵蓋若干進口商品從 2022 年至 2024 年的數據,以判別傾銷行為與產業損害程度。
這輪調查與談判的同時期,美國方面此前已將 23 家中國企業與組織列入「實體清單」,對其實施出口限制與商貿管控,這也是中方此次採取反擊措施的背景之一。中國商務部批評這些美方措施具有保護主義與歧視性,對中國資訊通信與半導體產業發展構成实質性壓力。
談判於馬德里外交部所在的聖十字宮(Palacio de Santa Cruz)舉行。中國代表團與美國代表團先後抵達會議場所,雙方已就會談議程進行準備。根據雙方公開資訊,除了晶片問題與出口管制,TikTok 的美國業務處置、貿易關稅與供應鏈安全等也列為重頭議題。
這次會談能否緩解中美間日益升高的貿易與科技摩擦,目前外界仍抱持謹慎態度。雙方各自在談判前夕所採取的調查與制裁措施,被視為加碼施壓的手段,也可能影響會談氛圍與彼此信任度。若談判能同時帶來政策透明化與出口管制與傾銷問題的實質回應,可能為中美在半導體與貿易政策上的緊張關係帶來短期緩和。但若缺乏重大回應或讓步,則有可能使對立更加深刻。
目前尚無跡象表明雙方將在本輪會談中迅速達成具體協議,尤其是關於反傾銷調查與出口管制這類高度敏感領域。各界將密切關注談判結果是否能與中方近期發起的調查與美方「實體清單」等措施相呼應。
或將討論TikTok議題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雙方談議題將涵蓋 TikTok 等敏感問題。中方敦促美方相向而行,透過對話在平等、相互尊重基礎上尋求解決方案,為包括 TikTok 在內的中國企業在美持續經營營造公平、非歧視的環境,並推動雙邊經貿關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