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拱北海關技術中心設立的廣東海正司法鑑定所順利通過專家現場評審,正式獲准開展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鑑定業務,範圍涵蓋生態破壞行為導致的植物和動物損害鑑定。這標誌著珠海市及珠江西岸地區在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鑑定領域實現「零的突破」。
過去,涉及瀕危動植物的案件需將鑑定樣本送往外地具備資質的機構,整個流程耗時約兩到三周。如今委託珠海本地機構即可完成鑑定,最快一周即可出具報告,大幅提升了效率並降低成本。
廣東海正司法鑑定所依託國家級標準實驗室建設,配備包括數字PCR儀、掃描電鏡在內的200餘台高端檢測設備,並已獲得 CNAS 認可項目444項,近五年累計完成動植物鑑定超過 6000 批。該機構不僅能進行污染物定性定量分析,還具備生態環境修復效果評估等全鏈條能力。
業內人士指出,這一進展將為行政執法、司法辦案及企業合規提供有力技術支撐,對推動珠江西岸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具有重要意義。(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