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傳承需求大

香港家族辦公室突破200間
17/09/2025
2312
收藏
分享
香港家族辦公室突破200間

香港特區政府近年致力吸引家族辦公室來港發展,最新進展顯示已達階段性成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近日宣布,自2022年《施政報告》訂立關鍵績效指標(KPI)以來,在投資推廣署的協助下,落戶或擴展業務的家族辦公室已突破200間,提前完成目標,鞏固香港作為亞洲頂尖跨境私人財富管理中心及全球家族辦公室樞紐的戰略定位。在香港落戶或擴展業務的家族辦公室已突破200間。 (網絡圖片)

據香港投資推廣署家族辦公室團隊環球總裁方展光透露,目前在港家辦當中,約六成來自華人背景,其餘三至四成則屬國際資金來源。另有152間家族辦公室正準備或已決定在港設立或擴展,顯示市場需求仍然強勁。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未來將持續優化政策,包括基金架構、單一家族辦公室及附帶權益三大稅制,進一步增強香港吸引力,延續家辦發展的增長勢頭。

東盟需求殷切 CIES成吸引力

方展光指出,政府推廣策略聚焦東盟、中東、中國及歐洲四大區域,並因應各地市場特點制訂方案。以東盟為例,當地政局與經濟環境相對不穩,不少華僑及富裕家庭希望擁有「第二身份」。香港重推「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CIES)」,投資3,000萬港元於指定項目並符合條件者,可於7年後獲香港永居資格,加上「無條件居留」安排,對於不允許雙重國籍的東南亞國家人士尤具吸引力。

至於中東市場,方展光指當地資本充裕但缺乏具體投資項目,香港可成為中間平台,協助其資金進行技術及基建投資。他強調,事實上已有不少中東富豪低調在港設立家辦,投資規模往往遠超公眾所知,「在中東來說,5億美元不算什麼錢。」

港成接班交流地

中國內地則是香港家辦的最大來源。方展光指出,隨着企業進入二代、三代傳承階段,許多八九十年代冒起的傳統產業富豪,正面臨世代交接挑戰,而新一代更傾向投入科技與新經濟領域。香港在家族傳承及財富規劃方面經驗豐富,能協助內地企業家對接國際市場。他舉例,一些大型車企的多位股東便透過在港設立家辦,以便於國際化布局。此外,疫後科技業突飛猛進,亦吸引不少人工智能與創科企業家來港設立家辦。

國際資金持續流入

對歐洲富裕家族而言,香港最突出的吸引力在於稅務制度。方展光解釋,瑞士針對超高淨值人士設有「富人稅」,英國亦收緊非稅籍居民政策;相比之下,香港對境外收入不徵稅,令不少歐洲家族選擇將部分資產配置於香港。部分案例顯示,歐洲新一代繼承人甚至透過申請CIES轉移稅務身份,成功降低家族稅務負擔。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香港資產管理規模突破35萬億港元,按年增長13%,淨資金流入更飆升逾八成至7050億港元,反映國際資本對香港金融平台的信心不減。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強調,政策創新與穩定可預期的環境,已成功令家族辦公室成為金融業的重要支柱。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