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金融發展局局長池騰輝9月16日出席「大灣區投資基金主題講座」時表示,投資基金業一直是深合區金融產業的重點工作方向。截至今年八月底,深合區經中國證監會批覆的持牌資管機構管理規模已突破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排名全國第四,僅次於上海、深圳和北京。私募基金方面,深合區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存續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約500家,管理規模超過6,800億元,體量居全國第五。2021至2024年深合區首階段,私募基金管理規模增長率超過25%,發展速度位居全國前列。
池騰輝強調,橫琴金融發展局長期堅持以深合區所長服務澳門所需,一方面積極引導深合區優質資管機構赴澳門展業,另一方面積極落實「橫琴金融30條」,持續優化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政策。9月17日適逢深合區成立四周年,金融發展局在外匯局珠海市分局支持下,將正式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餘額管理制試點管理辦法》。該政策不僅為澳門投資基金有序進入內地開展股權投資疏通政策堵點,還創新設立「琴澳基金通」綠色通道,對澳琴兩地均設有基金管理公司的情況,簡化QFLP試點審批流程。
由澳門證券基金行業協會主辦,澳門金融學會、香港投資基金公會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金融行業協會協辦的「大灣區投資基金主題講座」9月16日上午九時假澳門雅辰酒店舉行。澳門金融管理局行政管理委員會代主席黃善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金融發展局局長池騰輝、澳門證券基金行業協會主席兼工銀澳門董事長盧建等出席。
池騰輝提到,深合區成立三年來,金融業增加值占全區生產總值比重穩定在三成以上,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超1萬億元,並落地多項創新試點,如數字人民幣保單、智慧停車應用及境外繳稅場景等。此外,合作區與澳門金融管理局成立跨境金融聯合工作組,推動琴澳兩地金融機構雙向互設,目前已有14家澳資金融機構在合作區落地。
《QFLP餘額管理制試點管理辦法》的實施,將進一步優化跨境雙向投資通道。截至2024年6月底,合作區共有QFLP管理企業25家(其中澳資14家)、QFLP基金產品21隻(其中澳資產品9隻),並已打通QFLP與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的跨境雙向投資通道。新政策通過「琴澳基金通」綠色通道,簡化審批流程,為澳門投資者參與內地股權投資提供更多便利。
池騰輝表示,深合區將繼續聚焦科技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三大領域,強化融資信貸保障,並通過「琴澳投融易+」投融資對接品牌,促進金融機構與企業的資本合作。截至2024年5月底,合作區銀行機構貸款餘額增長至1,800億元,私募基金累計投資橫琴項目超60個,投資額約460億元,涵蓋科技研發、高端製造和生物醫藥等產業。
「大灣區投資基金主題講座」9月16日在本澳舉行。(主辦方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