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上午11時,華為澳門、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CPTTM)、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聯合主辦的「華為 ICT 大賽 2025-2026・澳門站」新聞發布會,在澳門科學館會議廳順利舉行。本澳師生代表、業界專家及傳媒代表蒞臨現場,共同見證賽事正式啟動,報名通道亦於當日同步開放。
華為 ICT 大賽已在澳門連續舉辦多屆,在三方主辦單位的協同推動下,累計吸引超 3200 名師生參與,形成成熟的「以賽促學」生態。上屆(2024-2025)賽事中,澳門大學學生團隊更從全球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 21 萬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奪得全球總決賽計算賽道一等獎,創下澳門團隊在該賽事的最佳成績。這一突破不僅充分展現本地青年在 ICT 領域的潛力與競爭力,更為三方持續深化合作、培育人才注入強勁信心。
發佈會上,華為澳門總經理金本先生代表主辦方介紹,本屆大賽延續「聯接、榮耀、未來」主題與「I. C. The Future」口號,旨在為全球高校大學生打造國際化競技與交流平台。其中,澳門站賽事將於 10 月至 12 月期間舉行,分為澳門地區賽、亞太區域賽及全球賽三個階段;參賽學生需通過實踐賽道的網絡、計算兩大賽道,從理論與實踐層面展開角逐。賽事內容緊扣人工智慧、網絡通訊、雲計算等前沿技術領域,中學組更優化虛擬實驗操作環節,以「實體場景解決方案 + 理論知識」相結合的模式,培養學生運用新技術、新平台的創新創造能力。
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理事長關治平女士致辭時表示,三方攜手主辦賽事,核心目標是以 ICT 技術推動產業轉型,同時培育本地青年的創新能力。過往中心與華為已透過聯合課程、技術認證等項目充實本地 ICT 人才儲備,此次聯合科協辦賽,將進一步為青年搭建國際化展示平台,也鼓勵學生把握機會,與全球同儕交流學習、共同成長。
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理事長邵漢彬先生表示,澳門雖有大量工科畢業生,但雲計算、人工智慧、資訊及通訊技術領域人才緊張,尤其欠缺“兼具ICT技能與行業知識、能以技術解決實際問題並創造經濟價值”的人才。該大賽不僅是國際化競技平台,更是科技工作者理想的交流與成長平台,能為參賽者提供發展才能、參與ICT人才資源建設的機會。對推動澳門科技發展有長遠且實在的作用,為人才交流與數字合作搭建良好平台,助力培養澳門優秀科技人才。
主辦方共同表示,希望通過本屆大賽,讓在校學生近距離接觸、瞭解 ICT 行業前沿動態,進一步提升實踐應用技能與創新意識,夯實 ICT 知識基礎與動手能力,最終為推動澳門科技產業多元化發展、培育更多優秀本地科技人才貢獻力量。
「華為 ICT 大賽 2025-2026・澳門站」地區賽決賽將於12月8日在澳門科學館舉辦,屆時將選拔優秀隊伍晉級亞太賽,力爭延續上屆澳門代表隊在全球賽場的亮眼表現。有意參賽的學生可透過華為澳門官方微信公眾號、官網查詢報名詳情,主辦方期待更多澳門青年在這一科技舞台上綻放光芒、實現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