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了,長假一堆人帶著綠豆遊遍祖國!」這句網路熱評並非玩笑。這個中秋、國慶八天長假裡,一顆顆普通的綠豆成為了全國小學生家庭最特別的「旅伴」。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觀察作業,不少家長帶著孩子與一桶綠豆同行,有的「陪跑」2,000公里,有的「出遊」跨越三省,最終變成了家中餐桌上最難忘的一盤豆芽菜。
據《橙柿互動》報道,這場「綠豆出行潮」源自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習作題目——觀察日記。題目要求學生親手種植綠豆芽,並每天觀察、記錄生長變化。由於假期時間與作業要求重疊,全國各地的家長們只得「人豆同行」,帶著豆子出遊。
杭州的陳女士就是其中一位「綠豆家長」。她笑說,假期第一站回到諸暨探望母親,特地買了綠豆與濾籃,還搭出一個「綠豆水床」,每天定時澆水三次。「奶奶以前做豆腐,對豆製品很懂。第二天綠豆就發芽,孩子可興奮了!」陳女士表示,接著他們又帶著綠豆前往舟山老家,一路小心照料,「這趟旅行不只看風景,還見證了生命成長。」
一家五口再加「一桶綠豆」
陳女士笑著回憶,八天裡孩子觀察到綠豆從萌芽到長葉的完整過程。返程那天,全家五口人和一桶綠豆擠進車裡,「原本就不寬敞,還要給豆子讓位,氣氛雖擁擠但特別溫馨。」回到杭州後,她把豆芽炒成菜,「孩子吃得特別珍惜,說這是自己『養大』的食物。」她也打趣道:「這次種太多了,現在家裡還剩一桶,綠豆真的無處不在。」
「綠豆日記」爆紅全網
隨著家長們在網上曬出「綠豆成長日記」,相關話題迅速登上社交平台熱搜,#帶綠豆環遊中國#、#假期作業帶不完#等話題瀏覽量破億。各地網友紛紛留言,「國慶高速不只堵車,還堵綠豆」、「這屆綠豆太忙了」。
南京一位媽媽更被網友稱為「最拚家長」。她自駕帶著孩子和綠豆一路從江蘇開往江西、湖南、廣西。「每天都要找地方澆水透氣,豆子比人還講究。」她笑說。不過行程第五天,她因疲憊忘了將綠豆從後備箱拿出來,隔天發現豆芽全「陣亡」,只能安慰自己:「雖然結束得快,但視頻素材夠孩子交作業了。」
「親子教育的另一種浪漫」
教育專家指出,這場「綠豆作業」雖讓家長叫苦連天,卻意外成為親子共學的契機。孩子透過觀察植物發芽、生長、枯萎,體驗生命循環,而家長也在陪伴過程中學會耐心與分享。「這樣的作業看似簡單,其實是生活教育的一部分。」浙江一位小學教師表示,學校原意是讓學生在日常中觀察自然,沒想到引發如此廣泛的社會現象。
不少家長也在完成作業後感慨良多。來自蘇州的李先生說:「一開始覺得麻煩,但後來發現孩子真的學到了東西。每天記錄發芽變化,他比玩遊戲還專注。」他還笑稱:「這趟旅行,綠豆才是主角,我們只是司機和記錄員。」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