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總商會將於今年11月2日至4日,在澳門舉辦第十八屆世界華商大會。本屆大會以「共商共築華商命運共同體」為主題,預計將吸引約四千名來自全球各地的華商及企業家齊聚濠江。中總於10月17日11時在會址舉行新聞發布會,會長崔世昌、理事長馬志毅等負責人詳細介紹了大會籌備情況及亮點。
中總會長崔世昌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世界華商大會自1991年創辦以來,已成為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全球華商盛事之一。他強調,這是大會首次在澳門舉辦,亦是疫情後本澳迎來的規模較大、級別較高的國際會議,對澳門新階段的經濟發展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崔世昌指出,希望透過舉辦是次盛會達成四方面目標:一是講好「一國兩制」成功故事。澳門回歸祖國近26年來,憑藉「一國兩制」優勢,正加快落實「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的發展定位。他希望通過盛會讓全球華商深入瞭解澳門和國家的最新發展,感受「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他特別指出,澳門擁有多張亮麗名片,包括世遺歷史城區、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等,希望向世界展現澳門豐富的非博彩元素和文化底蘊。
二是發揮澳門優勢和平臺作用。崔世昌強調,澳門作為大灣區西部唯一的中心城市,具備「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和「澳門+橫琴」的戰略新定位,更有葡語國家優勢。本屆大會將組織華商前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考察,展示區域合作帶來的新機遇。
三是做好「引進來、走出去」功能。為發揮中總作為「平臺中的平臺」作用,本屆大會將安排不少於200場商務配對,期望促成實質商業合作,推動民營企業「拼船出海」,幫助全球華商在澳門、大灣區及內地發掘商機。
四是展示「一中心」軟硬體實力。崔世昌表示,組織4000人的國際大會絕非易事,但澳門擁有超過24萬平方米會展場地、逾4萬間酒店客房,以及專業的會展團隊和豐富經驗,充分證明澳門具備舉辦大型國際會議的綜合實力。
理事長馬志毅介紹了大會議程亮點。他表示,主旨論壇邀得四位極具份量的演講嘉賓,包括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教授、信德集團董事長何超瓊、原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教授及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論壇將深入探討如何通過澳門平臺,促進全球華商參與大灣區和合作區建設,並聚焦澳門「1+4」多元產業發展。
馬志毅指出,與會嘉賓層級高,約七成參會者為企業高層決策者。參會企業和機構超過1500家,匯聚金融、科技、貿易等領域的領軍企業,多地市級領導、工商聯及僑聯代表也積極參與。
中總常務理事潘耀榮介紹了大會整體日程。為期三日的大會內容豐富緊湊,預計約有150多個團組抵澳,特區政府將在各口岸設立綠色通道,縮短通關時間。中總組成了超過200人的接待團隊,連同大學生志願者在各口岸及酒店提供支援。
大會主要活動將在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及銀河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期間將安排豐富的文化體驗活動,包括參加美高梅啤酒節,觀看《水舞間》、2049,參觀世遺景區,舉辦高爾夫球賽等。11月4日將組織逾250名嘉賓前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進行商務考察。
為提升與會體驗,大會將推出專用手機應用程式,整合活動資訊、交通安排,並提供同聲傳譯服務。
崔世昌衷心感謝澳門特區政府、澳門中聯辦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他表示中總有信心辦好這次盛會,讓海內外嘉賓對澳門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