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的村庄——席湖版画展》近日於珠海香洲區圖書館一層展覽區展出,展期自9月29日至10月27日,共展出38幅創作於2008年至2012年的黑白版畫。作品以寫實筆觸再現山場、唐家、前山等在城市化進程中逐漸消逝的村落風貌,為觀眾開啟一場跨越十餘年的「時光對話」。
展覽現場,石板路、蚝殼牆與祠堂飛檐在油墨間鮮活重現,觀眾紛紛駐足辨認昔日熟悉景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席湖表示,創作靈感源於對舊村落的眷戀,「在它們消失前,用版畫把記憶定格下來。」他指出,山場村、白石村等地早已拆除,作品如今成了「時光膠囊」,留存城市記憶。
為呈現村落原貌,席湖長期走訪珠海各地採風、查閱史料,堅持以寫實風格刻畫廣府建築細節,如蚝殼牆與瓷花窗,力求讓觀眾一眼認出熟悉的地景。展覽配以村落文字介紹,深化觀者對歷史的理解。席湖表示,未來仍將持續創作,記錄更多尚未入畫的村落,「希望這些版畫能讓人記得珠海最初的模樣。」(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