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佈局、硬件升級、線路優化——經過四個多月施工,珠海市東西部公共交通的核心換乘樞紐——湖心路口公交總站近日全面完成升級改造。改造後的站場實現了乘客與車輛的有序分流,徹底消除了人車混行風險,出行體驗顯著提升。
觀海融媒報道,11日上午,市民李女士像往常一樣在湖心路口总站換乘公交。她笑著說,如今候車再也不用穿梭於車流之間,「只要在新擴建的候車區看電子屏,就能清楚看到每一班車的到站時間,能安心等車真好!」
這一變化來自珠海公交集團推動的湖心路口總站升級工程。該站作為連接珠海東西兩區的重要交通節點,日均發車超過1,000班次,客流量超3萬人次,長期面臨設施老化與通行壅擠等問題。珠海公交集團站長朱振表示,改造前站內人車共用通道,安全隱患明顯;此次工程通過精細化規劃與功能分區,徹底消除了人車混行風險。
明確的行人步道與車輛行駛區
改造後,站場內劃出了明確的行人專用步道與車輛行駛區域,乘客可沿固定路線安全進入各上客區,不再與車流交叉。市民王大爺稱讚道:「以前帶孫子等車總要緊緊拉著手,現在放心多了。」
在候車環境上,站內新增約 900 平方米候車雨棚,並加裝電風扇、公共座椅、感應門等設施。上客區設置了醒目的線路指示牌與電子導乘屏,字體更大、信息更清晰;站內還增設寄存櫃、自助售賣機與充電寶等便民服務,乘車環境煥然一新。
湖心路口总站升級後不僅安全性提高,也顯著改善了運營效率。改造團隊對站內 25 條公交線路進行重新規劃,設置 6 個上客區與 2 個下客區,使車輛進出更有序、乘客找車更方便。配合電子屏即時顯示車輛到站情況,候車時間大幅縮短。公交司機趙師傅表示:「現在人車分流,我們開車不用再頻繁鳴笛提醒行人,整個進出站順暢多了。」據統計,改造後車輛在站內平均停留時間縮短約 30%,高峰期人流也得到有效疏導。
湖心路口总站的改造被視為珠海推進公交現代化的縮影。市交通部門透露,未來珠海將以此為示範,推動建設「智慧公交站台」,提供實時到站預報、擁擠度顯示與一鍵叫車等服務,並試點智能調度系統,持續構建「高效、綠色、人性化」的城市公交網絡。
隨著湖心路口总站升級完工,珠海公共交通的“咽喉”樞紐煥然一新,乘客出行更安全、換乘更便捷,也為城市東西兩翼交通融合注入了新動能。(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