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機械龍頭三一重工正式啟動香港二次上市,招股期自10月20日至23日。根據公告,按基礎發行規模5.8億股及招股價區間每股20.3至21.3港元計算,集資額最高可達123.6億港元;若計入15%發售量調整權及15%超額配售權(綠鞋機制),集資規模最多可增至163.5億港元。公司預計於10月28日正式掛牌上市,中信證券為獨家保薦人。
三一重工為僅次於徐工機械的中國第二大工程機械製造商,A股市值逾1,900億元。此次H股發行引入多達23名基石投資者,陣容星光熠熠,包括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全球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BlackRock)、美資對沖基金簡街資本(Jane Street)、橡樹資本(Oaktree Capital)以及阿布扎比投資局旗下QRT等國際知名機構。
根據招股書,23名基石投資者的總認購金額約7.58億美元(約59億港元)。其中,淡馬錫承諾投資7,500萬美元,UBS AM Singapore投資5,000萬美元,貝萊德投資4,202萬美元,加拿大皇家銀行資產管理(RBC GAM)投資4,000萬美元,橡樹資本、簡街資本及QRT則各投資3,000萬美元。以招股價上限21.3港元計算,基石投資者將合共認購基礎發行H股的47.78%,若包含綠鞋機制則占比約36.13%。
三一重工H股發行價相較A股10月17日收市價22.5元人民幣(約24.55港元)折讓約13.2%至17.3%,每手200股入場費為4,303港元。香港公開發售部分占整體發行的10%。截至10月20日下午5時20分,市場反應熱烈,8家券商統計顯示,首日招股的孖展(保證金融資)認購額達31.48億港元,超額認購約1.55倍。
國際化步伐領先同業
集資所得資金中,約45%將用於拓展全球銷售與服務網絡,提升品牌國際知名度與市場滲透率;25%用於強化研發能力,其中超過10億港元將投入歐洲及亞太(包括德國、日本)研發中心建設;20%將用於擴大海外製造能力與優化生產效率;其餘10%作為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事實上,三一重工的國際化步伐已領先國內同業。2024年公司海外營收達485.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15%,佔總收入62.3%;同期中國內地市場收入273.18億元,同比下滑3.35%。2022至2024年期間,其海外收入複合年增長率達15.2%,顯示國際市場已成為主要增長引擎。根據招股文件,截至2025年4月底,公司海外市場收入佔比57.4%,產品銷售覆蓋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員工人數達6,784人。
三一重工成立於1994年,2003年7月於上交所主板上市,是中國混凝土機械、挖掘機與起重設備領域的代表性企業。若此次香港上市成功,將成為繼中聯重科後,第二家實現A+H雙重上市的內地工程機械企業。
市場人士指出,三一重工此番重返香港,正值中國製造業加速「出海」階段。公司計劃藉H股融資進一步布局高端製造與全球供應鏈,在新能源、智能工程設備與數字化轉型領域持續發力,鞏固其全球工程機械領軍地位。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