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羅浮宮於10月19日發生震驚全球的珠寶竊案,館內展出的19世紀法國皇室珠寶共8件遭竊,估值高達8,800萬歐元。據法國媒體《巴黎人報》、《巴黎競賽雜誌》及BFM電視台26日報導,警方已拘捕兩名嫌疑人,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巴黎檢察官貝庫歐(Laure Beccuau)確認,特警隊於25日晚出動,拘捕數名涉嫌參與羅浮宮珠寶竊案的嫌疑人,但未具體說明人數或是否尋回被竊館藏。
消息人士透露,兩名落網嫌犯均為三十多歲,居於巴黎北郊塞納聖丹尼省,其中一人於戴高樂機場準備搭機前往阿爾及利亞時被捕;另一人稍後在塞納聖丹尼被逮。警方指兩人均為熟面孔,曾涉及其他竊盜案,目前正以結夥偷竊與共謀罪名遭拘留。
貝庫歐強烈譴責有關逮捕消息外洩,稱此舉可能妨礙偵查進度。她透露,約有100名調查人員正全力追查珠寶下落及潛逃中的同夥,並指出目前仍無法公開更多細節,稱「時機尚未成熟」。
四僅用七分鐘犯案 重創形象
案發於19日上午9時半、羅浮宮開館不久。四名竊賊駕駛升降貨車至阿波羅長廊(Galerie d’Apollon)外窗,以電動工具切割玻璃後闖入,僅七分鐘即竊走八件價值連城的珠寶,隨即騎乘機車逃逸。法國司法部長其後承認,博物館的安保系統「明顯失靈」,事件嚴重損害國家形象。
根據調查,竊賊行動精準且有備而來,疑事先熟悉館內佈局與監控死角。巴黎地區司法警察局(DRPJ)旗下的打擊匪徒旅(BRB)及文化財物流通打擊辦公室(OCBC)共同主導調查,已從現場採集超過150份指紋與DNA樣本。
王室珠寶緊急轉移金庫保管
竊案發生五天後,即24日早晨,羅浮宮在巴黎警方戒備護送下,秘密將部分高價珠寶轉移至法國銀行(Banque de France)保險庫。該金庫位於地底26公尺深處,平時存放全國約九成的黃金儲備,具備抗震、抗爆及恆溫恆濕條件,被視為法國最高安全級別設施。
《RTL》及《拉德佩什報》(La Dépêche)報導指,這次轉移規模罕見,過去僅達文西價值逾6億歐元的《手稿冊》曾被暫存於同一金庫。消息指出,被轉移的藏品包括展於阿波羅長廊的「王室珠寶」(Bijoux de la Couronne)與其他展區珍貴首飾。羅浮宮及法國銀行均拒絕就轉移細節置評,亦未說明何時重新展出。
此案震撼法國社會,亦暴露文物保護體系的漏洞。法國文化部與羅浮宮管理層事發後連日開會,決定採取「零風險」策略,在完成安全系統全面檢討前,暫時撤離所有高價珠寶展品。
法國官方同時加強全國文化資產機構的安全警戒,並在主要博物館周邊增派警力巡邏。分析指出,這起「電影級」竊案不僅挑戰法國的安保體系,也迫使國家重新審視文化遺產的防護與應變機制。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