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體吉林參訪團延邊行

防川圖們覽邊疆風雲 歷史榮光激蕩愛國情
28/10/2025
7695
收藏
分享
防川圖們覽邊疆風雲 歷史榮光激蕩愛國情
防川圖們覽邊疆風雲 歷史榮光激蕩愛國情
防川圖們覽邊疆風雲 歷史榮光激蕩愛國情
防川圖們覽邊疆風雲 歷史榮光激蕩愛國情
防川圖們覽邊疆風雲 歷史榮光激蕩愛國情
防川圖們覽邊疆風雲 歷史榮光激蕩愛國情

由澳門中聯辦台務部、宣文部組織的「澳門媒體涉台報道負責人吉林參訪團」,於28日上午轉抵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珲春市,走訪被譽為「東方第一村」、位於中、朝、俄三國交界的防川村,實地感受祖國邊疆的壯美風光與獨特魅力,並深入瞭解其背後的歷史脈絡與民族精神。

防川村依山傍水,東南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哈桑區包德格爾那亞鎮毗鄰,西南與朝鮮羅津先鋒市勞動區豆滿江洞隔江相望。詩句「雁鳴聞三國,虎嘯驚三疆,花開香四鄰,笑語傳三邦」生動描繪了這裏的地理特色與邊境風情。參訪團登上防川景區64.8米高的龍虎閣遠眺,一覽「一眼望三國」的獨特景觀,濃密樹林、靜謐圖們江與遠處瀕海平原交相輝映,令人驚嘆。沿圖們江順流而下約15公里即可進入日本海,使防川村成為中國與東北亞地區貿易的潛在「海上絲綢之路」節點。

然而,這片山河背後蘊藏著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參訪團走進龍虎閣9樓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丹心寸土·吳大澂展館」,瞭解民族英雄吳大澂在珲春勘界談判、移民實邊等方面的不朽功績。19世紀上半葉,清王朝衰落,沙俄通過《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侵佔中國東北大片領土,並挪動界碑、堵死圖們江出海口。1886年,吳大澂奉旨重勘中俄邊界,據理力爭,簽訂《中俄琿春東界約》,重立土字碑,收回黑頂子地區,並爭得圖們江口出海權,捍衛了國家主權。

參訪團團長、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理事長胡根表示,登臨龍虎閣「一眼看三國」,心情非常沉重。百年前因清朝政府腐敗無能,導致國土流失,即使有吳大澂這樣的官員努力,亦無法完全阻止列強侵佔。如今國家強盛,祖國蒸蒸日上,回顧屈辱歷史,更感民族自豪與歷史使命,冀繼續攜手努力完成民族復興和祖國統一大業。

隨着邊境遊興起及長春至珲春高鐵開通,防川風景區迎來客流高峰。吉林省環球國際旅行社導遊王佳指出,今年下半年以來,景區日均遊客量約1.3萬人,峰值逾2萬人。防川村採取「村企聯建」模式,建設「東方第一村」古村落項目,村民可通過出租房屋或自行經營民宿獲得可觀收入,展現邊境經濟的活力。

此前,參訪團於27日乘高鐵由長春轉抵延邊圖們市,走訪圖們中朝邊境,體驗「一日閱盡山海,一城通達兩國」的獨特氛圍。一行參觀圖們江廣場及87號界碑,並在圖們口岸景區的老公路橋上合影,遠眺朝鮮南陽市風光。圖們口岸由公路和鐵路口岸組成,是中國對朝鮮的第二大陸路口岸,始建於1933年,見證了中朝交往的歷史。

近年來,圖們市聚焦「最美國門」特色IP,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今年1月至7月,全市累計接待遊客162.1萬人次,同比增長12.6%;旅遊綜合收入達7.76億元,同比增長10.1%,彰顯邊境文旅的強勁潛力。

是次參訪通過實地走訪,深化了澳媒體對祖國邊疆發展與歷史文化的認識,進一步凝聚愛國情懷,為促進兩岸報道與民族復興注入新動力。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