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部揭發境外間諜滲透糧食領域 

非法竊取親本種子與基因數據
04/11/2025
4803
收藏
分享
非法竊取親本種子與基因數據

國家安全部11月3日發布文章指出,種子是農業的「晶片」,種業安全關乎國家糧食安全與鄉村振興大局。近年來,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加大對中國糧食領域的滲透與竊密力度,非法獲取大豆、玉米、稻米等重要農作物的基因數據與種質資源,對中國糧食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根據國安部通報,所謂「親本種子」是用於雜交實驗的第一代種子,屬於中國嚴禁對外出售的核心農業資源。但國家安全機關在工作中發現,某國情報機構長期覬覦中國糧食數據與種質資源,通過非法途徑在境內蒐集親本種子。

該情報機構以高額經濟報酬為誘餌,企圖與境內企業主朱某某及其公司建立「合作制種」關係,藉商業名義長期購買親本種子。朱某某明知此舉違法,仍為牟利鋌而走險,將種子夾藏於其他出口貨櫃中規避監管。最終,朱某某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另有17名涉案人員受到行政處罰。

此外,國家安全機關還接獲民眾舉報,發現某國駐華領館人員多次組織農業及生物領域專家組成「調查團」,以「走訪調研」為名違規進入中國重要糧食產區,暗中蒐集農作物產量與儲備數據。該團隊具有較強的反偵查意識,行動中頻繁更換交通工具、選擇偏僻路線,並在農田間臨時停靠觀察。國家安全機關在掌握情況後及時制止,依法對涉事人員採取處置措施。

糧食安全就是是國家安

文章強調,「農穩社稷,糧安天下」,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國計民生與社會穩定。國安部指出,保障糧食安全、守護種質資源,是貫徹整體國家安全觀、以高水準安全保障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

國安部表示,近年境外間諜情報機構持續針對中國糧食領域展開滲透與竊密行動,竊取核心科研情報與基因數據,嚴重損害中國在水稻種業及糧食科技方面的核心競爭力。中國國家安全機關將會同有關部門,依法嚴厲打擊此類行為,重拳斬斷伸向中國糧食安全領域的竊密「黑手」,有效防範並化解糧食安全風險隱患。

國安部呼籲全社會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強化對種業、糧食與農業科技等關鍵領域的保密防範,共同築牢國家糧食安全防線,確保中國糧食安全與鄉村振興戰略穩步推進。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