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算法挑戰時尚尊嚴

Shein巴黎首店 為何引起文化審判?
05/11/2025
4100
收藏
分享
Shein巴黎首店 為何引起文化審判?

中國快時尚巨頭Shein原定於11月5日在巴黎瑪黑區(Le Marais)的BHV巴詩威百貨(BHV Marais)開設首家實體店,卻在開幕前夕陷入前所未有的風暴——從平台被揭販售「兒童外貌成人玩偶」的爭議,到巴黎街頭爆發的反Shein抗議潮,這場事件迅速從商業糾紛升級為文化與價值觀的正面衝突。

巴黎檢方日前對Shein及其他三家大型電商平台——AliExpress、Temu與美國的Wish——啟動調查,原因是發現平台上出現模仿兒童外貌的成人娃娃,引發法國輿論強烈反彈。

Shein火速宣布下架相關商品並永久關閉「成人商品」分類,法國發言人魯法特(Quentin Ruffat)坦承平台審核機制不周,願配合司法調查。

法國財政部長羅朗.勒斯鳩(Roland Lescure)則警告:「若再犯此類行為,政府不排除禁止Shein進入法國市場。」官方強調,若平台24小時內未移除違法內容,最高可處以三年徒刑與75,000歐元罰款。

然而,真正讓巴黎社會情緒全面爆發的,並非單一醜聞,而是這家中國電商在法國時尚核心地帶的入侵象徵意義。

巴黎街頭怒吼:拒絕快時尚

自BHV百貨於10月宣布Shein將設櫃以來,巴黎的抗議聲浪持續升高。多個時尚業團體、工會與環保組織連日集會,指責Shein「掠奪式低價」、「破壞環境」、「壓榨勞工」。在開幕前夕,抗議者更包圍瑪黑區百貨大樓,高喊:「不要污染巴黎的時尚靈魂!」、「拒絕血汗時裝!」

巴黎市長安妮‧伊達爾戈(Anne Hidalgo)公開表態「深感擔憂」,表示巴黎作為全球時尚之都,「有責任守護工藝與品牌尊嚴」。她呼籲百貨業者應慎重選擇合作對象,「不應讓快時尚踐踏城市的文化根基」。

這場抗議行動引起法國國會與媒體廣泛討論。工會領袖指出:「Shein的入駐,不只是品牌競爭,而是價值入侵。」多位法國設計師則批評BHV與老佛爺百貨為短期利益出賣了形象,「巴黎不是速食時尚的舞台」。

商業機會與文化壓力

面對抗議浪潮,BHV母公司SGM集團總裁梅爾蘭(Frédéric Merlin)在社群平台Instagram上回應,強調公司尊重市場多樣性,「我希望BHV保持繁榮,但會要求Shein對產品與文化責任作出明確承諾。」他同時透露,部分品牌因不滿而撤櫃,但營收占比僅0.2%。

業內人士形容,這場爭議不僅挑戰巴黎的時尚倫理,也揭露中國電商與歐洲精品文化的根本分歧。Shein以「極致速度+極低價格」撼動傳統零售,而法國時尚界長年以「工藝、品質與稀缺」為榮。兩者相遇,勢必引發摩擦。

精品業被視為文化象徵

根據法國時裝學院(IFM)統計,精品產業貢獻法國GDP約3.1%,帶動超過百萬就業人口,被視為國家文化與經濟雙重象徵。

前時尚品牌行銷顧問分析:「Shein象徵演算法與效率,而巴黎代表時間與工藝。當一鍵下單遇上三年等包,這不是商業之爭,而是文明的碰撞。」

他指出,愛馬仕(Hermès)與香奈兒(Chanel)至今堅持線下銷售,不是保守,而是維護品牌的「稀缺與體驗」。精品的價值不在於「賣得快」,而在於「讓人等得值得」。這種被稱為「專屬陷入(Exclusivity Lock-in)」的心理機制,正是高端品牌的護城河。

相比之下,Shein以每周上架數千款新商品的「極速製造」模式,與法國精品所強調的永續工藝形成強烈反差。巴黎學者直言:「這場風暴本質上,是演算法經濟對文化尊嚴的挑戰。」

Shein事件的火勢已遠超品牌層面,法國媒體形容這是一場「時尚的道德審判」。對巴黎而言,這不只是抵制某個品牌,而是在守護「精品即國力」的文化信念。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