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車南下」首車通關!

大灣區互聯互通再進一步
16/11/2025
2375
收藏
分享
大灣區互聯互通再進一步

11月15日零時,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燈火通明。一輛掛著粵C7711L車牌的私家車穩穩駛入出境車道,屏幕隨即亮起「請通行」提示,標誌著備受關注的「粵車南下」政策正式實施。粵港澳大灣區跨境交通網絡再次迎來關鍵一步,跨境駕車雙嚮往來模式進一步完善。

根據粵港兩地政府規劃,「粵車南下」包括香港口岸停車場政策與粵車進入香港市區政策,兩項措施自 11 月 1 日起開放申請,並分別於 11 月 15 日及 12 月 23 日正式落地。自今日零時起,已獲批的廣東私家車可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駛入香港口岸自動化停車場,實現「一地兩檢」通關後的直接停車與轉乘。

珠海車主成首位體驗者

當晚,來自珠海的周先生成為首位享受該政策的車主。他此行特意開車「南下」,送朋友前往香港國際機場搭機前往泰國。他表示:「作為珠海市民,能夠參與‘粵車南下’正式通車的第一刻,我感到特別幸運,也非常期待未來跨境出行更加便利。」

記者在現場看到,周先生駕駛的車輛駛入「一站式」專用驗放通道後,海關係統迅速完成數據比對,車輛無需停留,即被提示放行。緊隨其後的第二位車主法先生也開心地表示,辦理通關「比過去步行過關更快、更方便」。

多部門聯動確保順利落地

為保障政策順利實施,拱北海關所屬港珠澳大橋海關副關長汪沛洋表示,海關在出入境方向共設置五條專用驗放通道,車輛只需停靠一次,系統即完成自動校驗備案信息並放行。他指出:「政策初期考慮到部分司機對流程不熟悉,我們安排了工作人員現場協助,確保通關順暢。」

拱北海關亦組建專項工作組,與粵港兩地相關部門協作,對監管模式進行優化,並在政策推出前進行了多輪車輛備案與實車通關演練,確保系統穩定可靠。

與此同時,珠海邊檢總站也提前部署,增設前置引導崗位,對10條廣東機動車赴港專道進行全面軟硬件檢測,並完善現場標識,引導車輛有序通行。

自港珠澳大橋開通七年以來,珠海公路口岸累計通行旅客超過9,340萬人次、車輛近1,950萬輛次,已成為三地往來的重要交通樞紐。2023年起,「澳車北上」「港車北上」相繼落地,推動港澳居民跨境旅遊、消費與通勤更加頻繁,大橋單日車流量最高曾達2.8萬輛次。

如今,「粵車南下」與前兩項政策構成大灣區跨境交通的完整閉環,使廣東車主得以輕鬆駕車往返香港,進一步增強大灣區內部的經濟聯繫與人員流動。

業內人士指出,「粵車南下」不僅便利個人出行,也將支持商務往來和消費升級,為香港旅遊、機場運輸及跨境商業帶來新增動力。

隨著首輛單牌粵車成功駛入香港,未來將有更多廣東私家車沿著港珠澳大橋駛向香港島、九龍及新界。粵港兩地的車流自北向南、由南向北交織在大橋上,形成一道象徵互聯互通的流動紐帶。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