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岑浩輝昨(18)日下午3時在立法會發表題為「銳意改革提效能 聚力攻堅促多元」的《2026年施政報告》,提出明年特區政府施政總體方向:深化行政改革、加力促進多元、精準優化民生、融入國家大局。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2026年特區政府九大施政重點。(新華社圖片)
2026年特區政府施政重點包括以下九個方面:一、築牢國家安全屏障,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健全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體系,適時啟動制訂《澳門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法律及修訂配套法規,持續推動預防、調查及遏止恐怖主義行為的立法工作,爭取2026年內開展該法案的公開諮詢工作。夯實愛國愛澳根基,繼續強化與愛國愛澳社團聯動協作機制,團結和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和積極性,優化現行社團法例,規劃和引導社團建設。持續完善《民防總計劃》及各項專項應變計劃,持續推動「天眼」建設。成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研究編製「全民國家安全教育總體規劃」。
二、深化公共行政改革,提升特區治理效能。特區政府將圍繞「提升特區治理效能」的總體目標,充分發揮公共行政改革領導及統籌協調機制的作用,秉持澳門的事情「大家商量着辦、大家一起辦」的理念,持續深化推進公共行政改革。加快推進「放管服」改革。重整部門職能架構,按照新生效的政府組織結構法規,對部門職能進行重整和歸口管理等。
三、鞏固經濟復甦勢頭,着力促進適度多元。推動經濟穩健復甦,吸引旅客到社區消費,打造特色消費社區和商圈。推動中小企向專業化、精品化及特色化發展。多管齊下,從加大政策支持、增加資金投入、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着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產業,促進「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取得實質成效。促進博彩業依法健康有序發展,做優做強綜合旅遊休閒業。推進設立政府產業基金及引導基金。穩步推進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持續推動現代金融業提質發展,加快培育高新技術產業,穩步提高會展商貿業競爭力,推動文化及體育產業持續發展。
四、對標「三個要看」要求,加快推進橫琴建設。打造澳琴融合標杆,重點打造一批標誌性、有帶動效應的工程和項目。促進澳琴產業聯動發展,聯動打造文旅會展商貿高地,創新中醫藥大健康產業鏈,共建澳琴跨境金融新格局,共同培育新質生產力。着力招商引資引才,推進「澳門誠信店」商戶落戶合作區,推動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促進澳琴民生和社會服務融合,健全澳門青年就業支持體系,打造趨同澳門的教育服務體系,便利澳門居民在合作區就醫,逐步推動跨境養老服務發展。構建高效治理格局,選派更多澳門優秀公務人員參與合作區建設。
五、優化民生制度體系,切實辦好民生實事。秉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精準扶助、資源下沉」的原則,不斷改善和優化民生,有效回應居民訴求,切實保障居民就業、養老、醫療及教育等方面的權益。致力為青年成長成才創造更好環境和條件。落實系列惠民措施,繼續實施現金分享計劃,推行多項稅務優惠措施。
六、推動文化「基地」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展現「文化之城」魅力,加強文化遺產和文物的保護與活化,持續發掘及整理本澳具潛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造具國際性及學術性的文化交流活動。徵集及支持本地演藝、非遺及文創項目赴內地、東盟及「一帶一路」地區開展巡演或展示。
七、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智慧宜居城市。加快基礎建設,持續做好城市規劃,優化空間佈局。落實《都市更新法律制度》,推動「祐漢七棟樓群」及其他重建項目。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健全城市防災減災體系,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打造現代美麗宜居澳門,增加和優化市政休閒設施。深化建設減碳指引體系,落實「雙碳」目標。深化跨範疇跨部門市容美化治理機制。
八、更高水平對外開放,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參與高質量共建粵港澳大灣區,落實《2026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點工作安排》,探索建立粵港澳三地行政首長聯席會議制度,協同落實大灣區建設重點任務。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強化區域旅遊合作,深化科技創新及金融合作,支持和鼓勵業界用足用好《關於修訂〈CEPA服務貿易協議〉的協議二》的優惠措施,推進粵港澳人才培育合作等。
九、編製特區「三五」規劃,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編製《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三個五年規劃(2026-2030年)》,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主動對接國家「十五五」規劃等重要規劃,在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及科學論證的基礎上,編製及公佈「三五」規劃。相關領域制定相應的專項規劃或落實計劃。積極推進四個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澳琴國際教育(大學)城、澳門國際綜合旅遊文化區、澳門珠江西岸國際航空運輸樞紐(港)、澳門科技研發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