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浩輝昨(19)日在立法會全體會議上回答了32位議員的提問,議題內容包括本澳少子化、老齡化、保障居民就業、勞動權益、職業培訓、外僱制度、振興經濟、中小企提質發展等。他強調,特區政府特別關注「一老一少」問題,將持續出台支持生育、養育、教育政策,並致力保障長者的養老生活及其醫療福利,切實辦好各項民生實事,有效回應居民訴求。
行政長官岑浩輝強調,特區政府將切實辦好各項民生實事,有效回應居民訴求。 (資料圖片)
行政長官岑浩輝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就2026年施政報告內容回答議員提問。 (新聞局圖片)
岑浩輝表示,少子化是全球趨勢,特區政府積極從「生育、養育、教育」三方面作出應對,包括續推《醫學輔助生殖補助計劃》,構建養育友善環境及優化托兒服務,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等。政府除了繼續實施育兒津貼計劃、發放出生津貼外,還將免費「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服務對象擴展至所有年齡層的孕婦,以及建立學童健康體檢新機制。此外,2026年預計增加約150個2歲以下幼兒托額,並發展社區育兒支援網絡向家長提供協助。他指出,預料少子化問題將持續影響本澳教育系統,政府正從開展專項研究、優化資源配置、支持學校和教師轉型、調節班級規模等多方面着手,以短、中、長期策略促進本澳教育長遠的均衡發展。
另一方面,現時在政府津貼下,產假已由原本的五十六天延長至七十天。岑浩輝指出,僱主支付產假報酬的補貼計劃已延長至明年底,現正在研究是否把產假補貼恆常化,但需考慮產假延長多少天、是否繼續由政府津貼等。
致力優化長者生活保障
對於長者事務及老齡化問題,岑浩輝表示,政府致力優化長者生活保障,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構建涵蓋生命全週期的民生保障體系。將健全居家、社區、機構的養老體系,強化對獨居長者和「兩老家庭」的支援服務,優化「社會保障給付恆常調整機制」。同時構建覆蓋預防、診治、康復、長期護理的全週期健康服務體系,並通過提升生活品質,增強長者幸福感,鼓勵他們參與社會活動。此外,政府高度重視應對老齡化的政策,將在下一階段的長者服務十年行動計劃及相關措施中,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社區養老領域的應用,實現智慧養老。
多措並舉助青年發展
此外,有議員關注本澳青年發展,岑浩輝強調,政府積極為青年成長成才創設更多機遇,透過就業配對、創業扶持、產教融合、區域交流等多措並舉作出支持。其中,「促進就業協調工作組」已協助逾4,000名青年成功就業。政府也推出「琴澳居民招聘專區」和「澳門青年大灣區職業之路資助計劃」,鼓勵青年在就業上更好融入國家和大灣區,續辦「職出前程實習計劃」讓青年吸收工作經驗,支持青年創業方面則有「青年創業援助計劃」。
堅持就業政策以「本地為主、輸入為輔」
在居民就業問題上,岑浩輝表示,特區政府堅持就業政策以「本地為主、輸入為輔」,促進就業協調小組以此為切入點,全力關顧民生就業。小組亦明確政府公共服務、公共採購、公共工程優先請本地僱員,目前各範疇落實政策,在判給當中已作出要求,但一些職位請不到本地人則沒有辦法,只要本地人願意做、有能力去做,以及有職位空缺的,就要落實本地人優先就業,以達致安居樂業、社會穩定。
總體方向是以本地人為主,本地勞動就業尤其鼓勵、支持年青人,感受社會的多姿多彩,發揮青年的學識和能力。另外,目前大型博企中上層本地化達89.7%,符合原定目標,將來如何再鼓勵、要求大型企業和有規模的企業創造更多平台,讓本地青年和勞動人口擔任這些職位,希望大家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