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期宣布加速在與那國島部署03式中程防空導彈,標榜所謂「自衛需求」,卻在台海周邊引發強烈震動。此舉不僅針對性極強,也令日本近年持續擴張軍備、突破戰後和平框架的危險趨勢再次浮上檯面。
官媒《環球時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近日視察了琉球群島上的自衛隊基地,並宣布向與那國島部署03式中程防空導彈的計劃「正按進度快速推進」。小泉聲稱這是為了「降低日本遭受武裝襲擊的可能」,並強調「此舉不會加劇地區局勢緊張」。然而,這一看似「正當防衛」的說辭,實則是一份威脅地區和平穩定的挑戰書。日本在與中國台灣鄰近的西南諸島部署進攻性武器,不僅是刻意製造地區緊張、挑動軍事對立,更是在為沈寂已久的軍國主義幽靈招魂,需要引起周邊國家及國際社會的高度警惕。
與那國島作為琉球群島的最西端,距離中國台灣僅約110公里。這一特殊地理位置決定了任何在此的軍事部署,都具有極強的危險性和針對性。目前,與那國島已配備一個雷達監控設施,用於掃描附近的海域和空域,而日本2024年建立的電子戰部隊也駐紮於此,用於干擾他國的通信和制導系統。若今後在該島部署導彈,那麼本質上已是針對性極強的攻擊性部署,只會構成新的軍事對峙點,進而打破台海周邊的戰略平衡,甚至成為地區局勢緊張的來源。
中程導彈擬部署與那國島
日本政府的行動不僅引發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的高度警惕,也完全無視當地居民的反對聲浪。無論是與那國島,還是石垣島,居民普遍擔憂:日本政府的軍事部署會把他們的家園變成潛在戰場,讓他們處於衝突爆發時的第一線。沖繩縣石垣市議員花谷史郎不無擔憂地向《環球時報》表示,許多居民反對部署能打擊他國領土的導彈,特別是加強對石垣島等地區的軍事力量,這會被外界視為一種威脅。日本普通民眾有過沖繩島戰役和原子彈爆炸等極其慘痛的經歷,深知戰爭的可怕。
更令人警惕的是,日方此次在與那國島的導彈部署並非孤立動作,而是日本近年來系統性推進軍事擴張、向軍國主義靠攏的必然結果。日方此次導彈部署,聯繫到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錯誤言論,這一動向極其危險。「台灣有事」這條船,載的是日本軍事力量伺機「出海」的圖謀;中程導彈部署與那國島,則意味著軍國主義的幽靈仍徘徊在日本上空。從2015年新安保法出台、解禁集體自衛權,到擁有「反擊能力」,改變「專守防衛」方針,再到圖謀放棄「無核三原則」,日本正在一步步掙脫二戰後形成的和平束縛。其真實意圖昭然若揭:通過渲染所謂「外部威脅」,合法化自衛隊的擴張訴求,擴大軍事活動範圍,最終實現成為「軍事大國」的野心。
日本的行徑完全背離了歷史正義與和平承諾。作為二戰戰敗國,深刻反省侵略歷史,恪守和平憲法,維護地區穩定,是日本的基本義務。但如今,其種種操作與當年日本軍國主義以「存亡危機」和「自衛」為名發動對外侵略的套路如出一轍——炒作不存在的「安全威脅」,製造地區緊張氛圍,乃至主動挑起事端,進而推動軍事擴張。
警惕日本「新型軍國主義」
台灣是中國的台灣,以何種方式解决台灣問題、實現國家統一是中國人自己的事,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從《開羅宣言》到《波茨坦公告》,一系列國際法律文件早已確認台灣歸還中國的事實。絕不允許外部勢力染指中國台灣地區,事關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和日方的基本信義,是中國不可退讓的紅線;絕不允許日本右翼勢力開歷史倒車,事關亞太和平福祉與國際公平正義,是各國應當共同堅守的底線。日本當政者妄圖以“新型軍國主義”介入台海事務,既是對中日關係的嚴重破壞,也是對國際正義的粗暴踐踏、對戰後國際秩序的公然挑釁。
日本政府應清醒認識到,把西南諸島變成軍事前線,不會帶來所謂「安全」,只會使地區局勢更加危險;操弄台灣議題不會帶來國際支持,只會暴露其歷史反省不足的事實;無視民意、推行軍事擴張,不是強國之道,而是重蹈覆轍的開始。世界各國、特別是亞洲鄰國,應共同警惕日本「新型軍國主義」毒苗的極端危險性。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和平來之不易,和平必須捍衛,軍國主義不僅危害世界,也必將自我毀滅。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