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事論延燒 中國抵制持續升級

日本經濟損失恐達1.8萬億日圓
20/11/2025
2963
收藏
分享
日本經濟損失恐達1.8萬億日圓

因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拋出「台灣有事」說法,中國官方連續採取反制措施,包括呼籲民眾暫避赴日旅遊與暫停部分日本水產品進口。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估算,若中國旅客大幅減少,日本一年恐損失高達1.79萬億日圓,實質GDP將下滑0.29%。

事件的導火線來自高市早苗在11月7日國會質詢中稱,一旦「台灣有事」,日本可能進入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中國外交部與文化和旅遊部自13日起升高抗議層級,陸續發布旅遊警示,呼籲中國公民暫時避免前往日本。這一舉動,被外界視為政治態度的直接表達,也迅速讓旅遊業者感受到壓力。

經濟學家木內登英指出,2012年日本將釣魚台國有化後,中國同樣呼籲民眾減少赴日旅遊——當年中國赴日旅客驟降25.1%。以此推算,若今年重演同樣情況,日本將面臨巨額旅遊消費缺口。

目前中國赴日旅客占訪日旅客總數的23.7%居首。若以去年10月至今年9月922萬名中國旅客計算、並假設未來一年維持同等增幅,中國旅客本可在日本創造約3.15萬億日圓消費。但若人數大減25.1%,則消費額可能降至1.65萬億日圓,損失達約1.49萬億日圓。

同時,香港亦收到類似赴日旅遊提醒。按香港赴日旅客消費推估,日本還將額外減少約0.29萬億日圓收入,使整體損失進一步擴大至1.79萬億日圓。

專家警告,這不僅是旅遊消費下降,更會對日本航空、零售、住宿、餐飲及交通等多個產業造成連鎖衝擊,並進一步波及就業市場。

暫停進口水產 牛肉談判喊停

觀光之外,中日摩擦近期已蔓延至食品貿易。日本共同社報導,中國政府19日上午已正式通知日方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理由是「日本未能提供此前承諾的技術資料」,包括監管輸華水產品的安全細節。中方強調有必要持續監測福島第一核電廠處理水排海情況。

更進一步,下午再傳出中方已暫停與日本就恢復日本牛肉輸華的談判。這也是日本高度關注的議題之一,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本月初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時,曾要求加快恢復出口。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日本此前承諾負責監管並保障輸華產品安全,但目前未能按要求提交相關技術資料。她並指出,近期高市早苗就台灣問題的「錯誤言論」在中國引發強烈憤慨,在這種形勢下,日本水產品即使出口中國「也不會有市場」。

中國自2023年8月因福島核處理水排海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今年6月方才有限度恢復部分地區產品,包括北海道產急凍扇貝、青森縣鹽漬海參等。日本農產部門才剛宣布恢復輸往中國的案例,如今再次遭遇新一輪暫停,對日本漁業與食品加工業將造成重大衝擊。

日本政府則表態希望持續與中方保持溝通。內閣官房長官木原稔表示,日方關切在華日本人安全,並強調日本國內並未因事件出現治安惡化。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