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零食品牌「三隻松鼠」近日因被爆要求員工入職後改用「鼠某某」的小名,引發社交平台熱議。爆料稱,公司內部普遍以「鼠名」互稱,如 CEO 自稱「鼠老爹」、老闆娘叫「鼠老母」,黨支部副書記甚至使用「鼠妖孽」等稱呼。網民公布會議名牌及黨委名單截圖後,事件迅速發酵。
三隻松鼠其後回應稱,「鼠名」屬非強制性企業文化,只限內部使用。但陸媒指出,在職場氛圍下,所謂「非強制」往往形同默許強制,員工為避免成為異類,恐不得不跟從。有新浪科技報導稱,淘寶旗艦店客服表示,若不願取「鼠名」可能無法入職。
該企業在官方微博與官網亦大量使用相關稱呼,包括「鼠窩」、「松鼠洗腦院」、「松鼠嘿咻館」等,更強調「每個鼠鼠都有自己的鼠名」。早前亦有消費者退貨時發現收件人名為「退貨鼠」,質疑諧音不妥,公司同樣以企業文化解釋。
律師指出,如企業未強制要求、亦未侵害姓名權,花名文化通常不違法;但若構成強制,可能侵犯人格尊嚴並引發法律責任。(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