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業區域競爭加劇

關鍵在於把握機遇
17/05/2017
16777
收藏
分享
關鍵在於把握機遇
關鍵在於把握機遇

珠海市會展局發布《2016年珠海市會展業發展報告》,去年全市會展業創新跨越發展,總體經濟效益達134.04億元,佔全市GDP的6.02%。根據報告,去年全市展覽業實現穩步發展,總體經濟效應(含航展)超過104.65億元。全市共舉辦各類展覽32場,展覽總面積超過81.14萬平方米。參展企業共計3,831家,觀眾總數達93.37萬人次。去年珠三角會展巿場競爭激烈,加上國內宏觀經濟下行,珠海選擇以中國航展為龍頭,加上其他海、陸、空系列的會展,包括打印耗材展、國際遊艇展、綠色創新電力大會暨展覽會、無人機展等作為巿場發展主流。

嚴峻的競爭環境,意味著澳門亦同樣面對著。本澳會展業經過近年的耕耘,亦具備了一定的發展條件。但現時澳門每年約舉辦超過300個會議展覽項目,但當中超過七成是單項本地活動或地區性企業會議。本澳會展業在定位上,乃建基於旅遊業的優勢,一直以發展國際、商務、獎勵會議,但本澳一直面對的難題是買家/ 賣家少。一個成功的會議或展覧,參加者數目的多寡是成功的要決。澳門的會議展覧業或多或少仍受到這個局限。曾有會展業人士指出,形成以單項本地活動佔大比例的格局,起因在於買家/賣家少,面對如此,政府需要繼續多下一點苦功,以換取往後的豐收。

以鄰埠香港為例,當地一半的參展商與買家源自本土。但本澳受規模限制,不具備過半數本土參展商或買家的條件。過往一些會展盛事如MIF的成效未如理想,全因進場的買家少,多為本地居民假日消閒或購物為主,未能收到參展的成效。故建議政府可考慮向外地的買家提供低成本往返和住宿服務,讓他們形成參展的習慣,假以時日往後就自費到澳參展,以此擴大買家/ 賣家的人數,以及借助特區政府的力量解決買家/賣家少問題的可考慮方向之一。過往曾有報告指,2016年至2020年理應是本澳會展業成熟期,各界實在應再加把勁。

隨著港珠澳大橋即將建成,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珠海會展業也迎來全新發展機遇。《2016年珠海市會展業發展報告》提出,會展業將認真落實創新驅動和開放引領戰略,以中國航展為龍頭,以會議業為突破口,著力打造國際會展城市。可能發展風格有異,但本澳會展業在面對的機遇上,跟珠海是一樣的,如何迎風起浪成為致勝關鍵。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