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微信紅包大數據

5.16億人收發321億次
15/02/2016
24451
收藏
分享
5.16億人收發321億次
5.16億人收發321億次
5.16億人收發321億次
5.16億人收發321億次
5.16億人收發321億次

在過去一周的農曆春節中,除傳統慶祝方式外,電子紅包正成為新年俗。微信前日公布春節期間(除夕到初五)的紅包整體資料,微信紅包春節總收發次數達321億次,總計5.16億人通過紅包與親朋好友分享節日歡樂。相較於去年春節六天收發32.7億次,增長近十倍。資料顯示,廣東是最喜歡發紅包的省份,最喜歡發紅包的前三個城市是北京、深圳和廣州。

春節搶紅包成為新年俗,不分長輩晚輩,都參與收發紅包。(CFP圖片)

年輕人過年時會收到長輩給予的紅包,被稱為「壓歲錢」,寓意著辟邪保平安。但隨著電子紅包的興起,無論是朋友、同事還是情侶之間都在發紅包。與傳統紅包相比,這種新科技催生下的紅包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更加便捷;同時,搶的過程增加了人們之間的互動和趣味,打破了傳統紅包的單向性。有網民表示:「過去除夕四大年俗:貼春聯、貼門神、守歲、領壓歲錢;如今新四大年俗是:搶紅包!搶紅包!搶紅包!搶紅包!」

春節六天,微信紅包春節總收發次數達321億次。(CFP圖片)

專家認為,儘管是電子紅包,也緊繞著增強情感、互賀新年的本質。(CFP圖片)

互聯網三巨頭紅包戰

今年春節期間,中國的互聯網三巨頭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都推出發送電子紅包服務並展開競爭。微信稱,2014年,微信紅包首次讓傳統的紅包移動起來,當年即有500萬人參加紅包活動。2015年,羊年春節紅包收發32.7億次。2016年參與人數達到5.16億,幾乎覆蓋全國四分之三的網民。春節期間(除夕到初五),微信紅包春節總收發次數達321億次。按中國總人口計算,即平均每個人發了23個紅包,而中國微信用戶一共不到七億,這意味著用戶平均發送紅包的個數和頻率更高。而根據支付寶數據,支付寶用户在除夕當晚參加央視與支付寶台網互動的「咻一咻」遊戲,一共在手機熒幕上點了驚人的 3,245億次。按照支付寶兩至三億的用戶數計算,平均每個用戶在當晚「咻」了1,000多次,有網民直言「戳破手機熒幕」。百度今年則首次參加紅包大戰,從1月28日至2月8日中午12時,百度錢包開福袋次數達到122億次,發出福袋總價值42億元,其中現金人民幣三億元,也獲得不低的關注度。

微信、QQ、支付寶三大平台是這場互聯網紅包之戰的主角。(CFP圖片)

「90後」是發紅包主力

微信數據顯示,最喜歡發紅包的省份是廣東,江蘇和浙江緊隨其後,最喜歡發紅包的前三個城市是北京、深圳和廣州。參與地域也不僅是大城市,微信紅包漸漸從一二線城市滲透到三四線城市。在發紅包排名前20的城市中,三四線城市總數接近一半。從參與發紅包的人群來看,今年的微信紅包也覆蓋了更多年齡層。「90後」目前依然是主力,總共發送25.88億次,而長輩們也不甘示弱,「60後」發紅包次數超過1.66億次,而「60前」發紅包次數達到0.96億次。

民眾憂搶紅包沖淡年味

「紅包大戰」受人追捧也引發思考,成都市民白先生便感慨,春節吃個年夜飯,大家手上都握著手機,感覺都是心不在焉,仿佛過節都在手機裡過了,嚴重沖淡了過節的氣氛。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表示,民俗是社會群體的約定俗成,會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在內容和形式上發生變化,不能簡單地用好與壞進行價值判斷。他認為,從根本上講,紅包是為了傳遞人們對新年的美好期許,增強感情聯絡,只有緊繞這一本質,新科技、新媒體才能和傳統文化相得益彰。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