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興亞大逃亡一周年
27/08/2018
45246
收藏
分享
羅興亞大逃亡一周年
羅興亞大逃亡一周年

「緬甸是一個多種族、多宗教的國家,她的未來,必須建立在真正的共融精神之上」,昂山素姬於2012年在挪威奧斯陸領取諾貝爾和平獎時,這樣告訴全世界。昂山用20年的軟禁說服世人,她是追求人權價值、對抗獨裁軍政府的鬥士,但在羅興亞人大逃亡一周年的此刻,昂山「人權鬥士」的光環早已褪去,她還必須證明自己與當初的獨裁者有何不同。

2017年8月25日,150名「羅興亞救世軍」向若開邦警察哨所發動攻擊,引發緬甸政府軍的大規模反擊,超過70萬羅興亞穆斯林被迫偷渡孟加拉,引爆2017年羅興亞難民危機。整整一年過去,儘管緬甸、孟加拉與聯合國多個機構進行合作,羅興亞人仍看不到回家的希望。緬甸曾經承諾會接納所有羅興亞難民,在邊境建造營地,而孟加拉則會提供暫時的飲食與庇護。這項協議因為安全問題被取消,聯合國認為,緬甸的條件不利於羅興亞人安全、尊嚴的回歸。

羅興亞人是聯合國眼中「全世界受迫害最嚴重」的少數族群之一,大約130萬人生活在緬甸西部的若開邦。在緬甸人眼中,這些羅興亞人是在緬甸獨立後才存在於國內的「非法移民」,也是英國殖民侵略者的遺族。羅興亞人不被視為公民,通行往返受到限制,接受教育、醫療與發展經濟的權利均被剝奪,形同種族隔離。緬甸人乃至昂山素姬,連「羅興亞」一詞也不願使用。

在去年8月的慘劇中,超過7,000名羅興亞人遭殘殺,其中730名死者只有不到五歲,大量婦女被強暴,村莊被燒燬,聯合國稱羅興亞人遭到「種族清洗」。強暴性侵變成一種刻意的工具,迫使羅興亞穆斯林女性懷上佛教徒的孩子,褻瀆自己的信仰,失去立足之地。一年過後,超過16,000新生兒在羅興亞難民營誕生,當中不少母親是逼不得已,無論在若開邦還是難民營,這些因姦成孕的女子,已經失去了歸屬。

緬甸人談到羅興亞人,有數不清的國仇家恨可以談,歷史遺緒、宗教衝突、自治問題等等。但世界上沒有哪一種罪過,值得如此邪惡殘酷的對待。

每一場種族屠殺、種族清洗的背後,仇恨只是其中一個因子,更重要的因子是權力,軍人相信他們有權力這麼做,相信這麼做是對的,也相信這麼做會受到支持,昂山素姬認為這場人權危機「有爭議」,但事情其實很單純,她默許了軍隊做出最殘酷的事,也對種種暴行視而不見。

羅興亞人的災難不是這一兩年才出現,國際社會卻沒有能力阻止悲劇繼續上演。湧向邊境、流離失所的人群,不只是急需解決的政治問題,更考驗著每個人的人性。昂山素姬在最近一場演講中仍將羅興亞問題歸咎於恐怖主義,然而恐怖一詞是相對的,羅興亞人與這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誰比較恐怖呢?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