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或有變數

奧委會主席:「電競跟奧運精神相悖!」
21/08/2018
6812
收藏
分享

剛剛參加內地電競比賽慘敗的內地首富獨生子王思聰,處子參賽隨即宣告「退役」,並表示不會再參加相關的電競賽事。電競的話題近期風風火火,不少貴介公子都樂於參一腳,甚至在網絡上傳達來屆杭州亞運亦以電競作為正式比賽項目而大肆宣傳。不過最新的消息是這個項目能否在2022年正式登場還存在變數,理由在於電競並沒有一個單一的國際總會,因可能無法正式立項。

作為一項商品或產業,電競業在宣傳上展示的前景的確很厲害,產業鏈所產生的利益亦是吸引之處。但若要成為體育項目,先進亞運,再攻奧運,它忘記了體育的本質和原素吧!

奧委會現任主席托馬斯‧巴赫日前開腔表示:「在他個人看來,一些電子競技項目實際上與“奧林匹克的規則與精神”是相悖的。」在該採訪中,托馬斯‧巴赫很客氣地肯定年青人參與電競活動的熱情,但亦同時認為「遊戲的精神與傳統體育精神在某些方面還是有所區別的。」

奧運精神是「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是「更快、更高、更強」,電競運動能達到上述的要求嗎?我們不需要「粉絲自HIGH」,要加入亞運或奧運就真正要守人家的規則,而不是著眼於有沒有經濟效益等跟本與體育神無關的詞彙。

而且,一個運動項目要加入奧運會首先要滿足以下條件:

1、男子項目至少要在四個大洲的75個國家內廣泛開展,女子項目至少要在三大洲40個國家廣泛開展。

2、必須有公認的國際基礎,就是要有一個專門的國際組織,該組織還要得到國際奧委會的承認。

3、至少兩次被列入世界錦標賽或洲際錦標賽。

4、主要依賴機械動力推進的項目,不能被列為奧運會的比賽項目。

其他的本質性問題,像統一問題,電競遊戲不可能在一個奧運周期四年內沒有改變,加上選擇那一項遊戲又是另一番爭論。還有沒有清晰的規則,基本上不同的遊戲你沒有玩過就難以看得懂,還怎樣放在亞運讓觀眾欣賞?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