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個至係「亞」?

你的亞洲不是我的
24/08/2018
11417
收藏
分享

印尼亞運會行進接近一個星期,不如再講多少學術性問題:「到底我們從小在地理課本上學習到的“亞洲”,和亞運會所代表的“亞洲”,以及亞洲各單項體育總會所代表的“亞洲”,是不是同一個“亞洲”?

答案當然不是!

像剛剛吃了檸檬,申請要參加2022年杭州亞運會的澳洲代表團,被亞奧理事會潑了一盆冷水,拒於門外。事實上澳洲男足、男籃都已經從數年前起參加男足、男籃亞洲杯,並能贏得冠軍,可就為何不能在亞運會這一亞洲體育的最高賽事中,佔有一席之地呢?籃球、足球的亞洲總會各自在亞洲區「擴軍」,但需要注意的是,澳洲足協雖然已經是亞足聯的正式成員,但澳洲奧委會目前仍屬於大洋洲奧委會,而非亞奧理事會。所以從大前提來說,澳洲代表團沒有參加亞運會的資格;故此澳洲球隊,雖然能參加亞洲杯,但並不能參加亞運會的足球比賽。

再者,澳洲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們想派出完整的代表團參加亞運,多少也為了部份項目可以經由亞運獲得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參賽資格而已,已經有45個會員國「打生打死」的亞奧委會又如何會「引清兵入關」呢?

至於其他會員呢?

除了政權更迭、國家易名等原因之外,亞奧理事會取消正式成員國/地區成員資格的情況也只出現過一次,而那次“脫亞”的正是以色列。原因不言自明,緊張的以巴關係一直是中東地區衝突的原因之一,加上阿拉伯國家、穆斯林國家佔了亞奧理事會成員國/地區的相當大一部分,他們的影響力自不容懷疑。

上面提過因國家政局更替而分分合合,像前蘇聯解體後的十五個加盟共和國,有的向亞洲歸隊,有的轉投歐洲懷抱。像以前哈薩克也是東亞運動會的成員國之一,現在亦已「琵琶別抱」了。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