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中文網昨日發布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前三名依然為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和中國建築。不過,新經濟企業開始嶄露頭角。在互聯網行業,京東集團排名第13位,阿里巴巴第18位,騰訊排在第25位,排名較去年均有提升。榜單顯示,今年一共有39家公司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其中拼多多首次上榜,以301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總收入排名第321位。其他新上榜的還包括以遊戲直播為主營業務的歡聚集團,以及有「非洲智慧手機之王」之稱的深圳傳音。從盈利能力來看,最賺錢的十家上市公司,除幾大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之外,仍是阿里巴巴、中國移動和騰訊控股。這十家公司在去年的總利潤約為17,000億元,接近全部上榜公司利潤總和的40%。
新冠肺炎疫情下,各國央行紛紛祭出量化寬鬆政策,挽回經濟,熱錢紛紛湧入股市。昨日,台股盤中在台積電領軍大漲之下,正式突破1990年2月12日盤中12,682點的歷史高點,以12,683點再創新高點。收盤在12,588.30點,大漲284.26點,同步創下歷史最高收盤價位。英特爾七奈米制程技術出現缺失將延後六個月量產的消息,助攻台積電一度漲停,股價突破新台幣400元。聯發科早盤同樣強勢,大漲3.7%,衝破700元關卡。
中印關係動盪,傳中國電信設備巨頭華為將今年印度業務營收目標下調最多一半,並計劃裁員60%至70%印度員工。據印度《經濟時報》(The Economic Times)報道,華為目前預計今年印度市場營收介於3.5至五億美元,遠低於稍早估計的七至八億美元左右。華為下調收入目標的理由為,該公司預期印度的兩家主要電信客戶巴蒂電信(Bharti Airtel)和Vodafone Idea不會給出有新的訂單。同時,華為在印度的消費者業務或手機業務規模也已經減小。
遼寧大連新冠肺炎疫情復燃,25日再報告12宗本土確診病例,自23日通報凱海世界海鮮公司首宗確診病例以來,截至25日,已累計確診本土病例24宗。除遼寧省外,吉林、黑龍江、福建三省都出現與大連確診關聯病例。為遏制疫情蔓延,大連市對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實施嚴格管控,禁止離市。大連市疫情防控指揮部並決定,昨日起在全市開展免費核酸檢測。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發表網誌表示,最近,中美政治和經貿關係急劇轉差、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溫,為全球經濟前景增添不確定性,加上最近香港疫情出現反覆,香港經濟或需要較原來預期更長的時間,才能恢復過來。他再次呼籲各大小業主減租,與零售商戶、食肆及中小企共渡時艱。陳茂波稱,香港第二季的經濟狀況仍然十分嚴峻,但收縮態勢似乎略為放緩。5月香港零售銷貨量仍顯著下跌33.9%,但是跌幅較3月和4月都有所收窄。
中國駐休斯頓總領事館於當地時間24日下午4時屆滿關閉後,美國聯邦及當地執行部門人員強行撬鎖破門而入。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日在推特上指出,中國駐休斯頓總領事館館舍是中國的國家財產。美國方面強行進入的舉動,不僅侵犯《維也納領事關係公約》,也侵犯美國憲法,還侵犯美國的《外交使團法》,其行為與入室盜竊無異。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5日表示,中方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美方強行進入中國駐休斯頓總領館館舍的行徑,將就此作出正當和必要反應。
據新華社報道,昨日上午,別名為「鯤龍」的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飛機下一步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基礎。報道指出,「鯤龍」AG600 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可用於森林滅火、水上、海上救援,最多載水12噸,單次投水救火面積可達4,000餘平方米,單次最多可救護 50 名遇險人員,其早日投入使用,將有效滿足中國應急救援體系和國家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需要。
長江二號洪水尚未消退,三號洪水又形成,給長江流域防汛帶來嚴峻挑戰。新華社昨日報道,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昨日下午2時發布消息,長江2020年第三號洪水在長江上游形成,預計今(27日)晚三峽水庫最大入庫流量在60,000立方米每秒左右。昨日凌晨1時30分,位於長江上游的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蕨溪鎮一處廠房,遭崩塌的山泥掩埋,造成兩人死亡。另外,湖北省恩施市建始縣昨日上午因降雨而出現內澇。
美國政府以保護知識產權和公民隱私為由,限中國24日下午4時前關閉駐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總領事館,總統特朗普更威脅不排除下令關閉更多中國駐美領事館。中國駐休斯頓總領事蔡偉接受美媒採訪時表示,謊話即使重複1,000遍,也無法成為事實,奉勸美國趁早收起這套把戲。中國駐美大使館昨日亦發表聲明,稱美方的說法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媒體預料,中方必將關閉美國駐中國的總領事館作為回應,而被點名的選項包括武漢總領事館、港澳總領館和成都總領事館。
據新華社報道,昨日中午12時41分,中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太發射場,用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天問一號」20多分鐘後成功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邁出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報道指出,「天問一號」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七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之後被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