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在國民黨「總統」初選中落敗的台灣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一直被外界傳言將獨立參選台灣2020「總統」選舉。昨日上午,郭台銘透過幕僚發表聲明,宣布退出國民黨,雖然郭台銘還未正式宣布參選,但鴻海在台灣、香港、內地股價已先一步上演慶祝行情。鴻海台股股價收漲2.01%到76元(新台幣,下同);在香港上市的富智康大漲14.56%;在A 股上市的工業富聯股價亦升0.66%。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11日晚在推特發文稱,已經同意將對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從25%提高至30%的日期,從10月1日推遲至10月15日。特朗普表示,推遲加徵關稅是考慮到10月1日的中國70周年國慶將至,以展現友好姿態。中國當天亦宣布取消對16種美國輸華產品加徵關稅,特朗普對此表示歡迎,稱這是中方一次「重大措施」。 《環球時報》昨日發表評論文章稱,中美互釋善意是對雙方談判取得實質進展的鋪墊和引導,希望這樣的善意互動持續下去。(互聯網圖片)
內地年輕人社交平台「探探」昨日發布《2019都市異鄉青年調查報告》,對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十座城市的18至35歲異鄉青年,從生活狀態、情感態度、經濟實力等進行抽樣調查。報告顯示,72.1%在都市打拼的年輕人,需要將每月四分一以上的薪水用於交房租或房貸。年輕人認為,月薪人民幣12,415元是能支撑他們在大城市長久生活下去的理想月收入。另外,都市打拼青年一年單筆最大支出前三名為房租房貸、學習培訓班、旅遊。(互聯網圖片)內地年輕人社交平台「探探」昨日發布《2019都市異鄉青年調查報告》,對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十座城市的18至35歲異鄉青年,從生活狀態、情感態度、經濟實力等進行抽樣調查。報告顯示,72.1%在都市打拼的年輕人,需要將每月四分一以上的薪水用於交房租或房貸。年輕人認為,月薪人民幣12,415元是能支撑他們在大城市長久生活下去的理想月收入。另外,都市打拼青年一年單筆最大支出前三名為房租房貸、學習培訓班、旅遊。(互聯網圖片)
44歲的台灣屏東縣枋寮鄉政顧問李孟居上月18日隻身前往香港旅遊,兩日後在香港與友人通最後一通電話後失聯。時隔22天,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昨日證實,李孟居因為「涉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活動」,已被依法審查。李孟居友人表示,李孟居曾向他表示,想要從香港過境深圳,並傳送香港反修訂《逃犯條例》示威及解放軍在深港邊境集結的照片給他。台灣「總統府」昨日表示,將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力向陸方交涉,投入各項必要協助。陸委會亦要求陸方即刻完整說明李孟居案,並保障其應有權利。
繼投資黃金、房產、股票、P2P、比特幣後,有錢有閒的「中國大媽」又出手了,這次她們看準的是電影投資。據浙江《錢江晚報》報道,一位影視從業者表示,他身邊無論是美容行業人員,還是退休的阿姨都在推銷電影投資。她們聲稱,人民幣100元就能起投,「投資國產大片,門檻低,時間短,輕鬆賺錢」。她們所在的微信群組公告稱,「通過大眾投資的方式讓電影上映而共同分紅票房」,並強調「一切證照齊全」。其中較熱門的投資對象是內地影星黃渤主演的電影《被光抓走的人》,港星古天樂主演的電影《暗黑者》亦是投資熱門。一名美容行業主管表示,她投資了《被光抓走的人》,「現在就等上映分錢,黃渤拍的電影收益率都不低,票房高翻個幾倍不好說」。 報道指出,這種電影投資門檻低,賺錢快,沒有股票風險高,卻比股票收益大,而且相比其他金融項目更容易讓「大媽們」理解,因此蔚然成風。 多家電影出品方提醒風險不過,報道引述《被光抓走的人》出品方北京文化回覆稱,「個人投資這回事,從來沒有過」。此前,針對個人電影投資,《唐人街探案3 》、《一百零八》等電影的出品方也曾發布聲明,提醒大眾慎防上當受騙。 報道引述業內人士指出,各種投資方式真假難辨,而且電影投資並非穩賺不賠,不排除有投資公司為分攤成本,把一部分收益權轉讓給普通人,但「就像擊鼓傳花遊戲,最後接棒者,風險亦最大」。
9月17日是2020台灣「總統」選舉連署登記截止日,早前在國民黨總統初選中落敗的台灣鴻海集團創始人郭台銘若要獨立參選,必須在此之前作出決定。隨著日期臨近,郭台銘近日動作頻頻,昨日一早與台北市長柯文哲到新竹城隍廟參拜,又拜會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並分別送贈兩人月餅。 近日不斷有報道指,三人可能結盟參加明年大選。 柯文哲昨日被問到會否協助郭台銘參選時表示,很多事情順其自然,但也要盡力而為。王金平昨日則送贈一頂「埔鹽順澤宮」的帽子給郭台銘,祝願他一切「奪冠」。有消息指,郭台銘將於13日宣布退出國民黨,以獨立身份參選2020大選。
中美貿易戰升級,中國暫停向美進口農產品,全球最大豆粕出口國阿根廷因此受惠,阿根廷農業部10日宣布,經過20年的談判,中國終於同意從阿根廷進口豆粕。據指阿根廷和中國昨日已簽署交易協議。 豆粕是從大豆提取豆油後的副產品,中國是全球最大豆粕消費國,龐大的養豬業需要豆粕作為飼料。多年來,中國為保護國產壓榨行業,一直未對阿根廷開放市場,這次開放則是受中美貿易戰影響。阿根廷預計今年將向全球出口2,600萬噸豆粕,以及850 萬噸生大豆。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昨日公布上月中國汽車銷量195.8萬輛,按年下降6.9%。這已經是中國汽車銷量連續14個月負增長。不過,按月比較,8月汽車銷量則升8%;而首八個月,汽車銷量按年下降11%。新能源汽車方面,8月銷量85,000輛,比上年同期下降15.8%;首八個月,則按年增長32% 至79.3 萬輛。 中汽協指出,從8月產銷資料完成情況看,產銷量均未達到200萬輛,行業產銷整體大幅下降的情況雖有所改變,但面臨的壓力仍沒有有效緩解。
內地進一步擴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以吸引境外投資。 國家外匯管理局昨日宣布,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額度限制。同時取消RQFII試點國家和地區限制。今後,具備相應資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只需進行登記即可自主匯入資金開展符合規定的證券投資,便利性再次大幅提升,將讓中國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更好、更廣泛地被國際市場接受。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惠譽昨日發布報告,下調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測,將中國今年GDP 估值, 由6.2% 下修至6.1%,2020 年GDP預估由6%下修至5.7%。惠譽表示,美國對從中國進口商品加徵的關稅今年底將升至逾20%,幾乎所有商品都受影響,因此下修中國經濟增長。 惠譽認為,中國內需依舊低迷,包括房屋開工量放緩,與製造業投資持續受到貿易戰風險而削減。今年以來持續下滑的汽車銷售,也顯示消費支出疲弱。惠譽首席經濟師克爾頓認為,這些情況料導致中國難以達到經濟增長6.5%的目標。惠譽預期中國將會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以支持經濟增長,不過程度可能都相對溫和。 港成亞太唯一「負面」評級經濟體惠譽又指出,過去一年裡,全球經濟放緩,中國收緊信貸條件、去年美元流動性收緊,拖累全球貿易表現,而貿易戰是未來12至18個月經濟前景惡化的主要風險。在亞太區內20個給予評級的經濟體當中,有19個取得「穩定」或「正面」的展望評級,只有上周五(6日)信用評級被下調的香港,成為目前在區內唯一給予「負面」評級前景的經濟體。 惠譽表示,香港持續出現動亂,破壞國際社會對政府管治的印象,令營商環境的穩定同活力帶來疑問。針對惠譽下調香港評級,此前《人民日報》曾回應稱,惠譽的分析邏輯「根本站不住腳,完全是政治凌駕於業務,要在市場評級中摻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