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10月入境旅客按年增加3.8倍至2,757,308人次,與9月比較上升19.8%。不過夜旅客(1,451,703人次)及留宿旅客(1,305,605人次)同比分別增加4.4倍及3.2倍。旅客平均逗留時間為1.2日,按年縮短0.6日;留宿旅客的平均逗留時間(2.3日)減少0.9日,不過夜旅客(0.3日)則增加0.1日。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第三季完成繳納印花稅程序的樓宇單位及停車位買賣共1,030個,總值50.9億元,按季分別下跌24.7%及31.6%。住宅單位買賣有628個,按季減少250個,成交總值40.7億元,下跌29.6%;現貨住宅成交數目(609個)和金額(39.4億元)分別下跌26.7%及28.1%,住宅樓花成交數目(19個)和金額(1.3億元)下跌59.6%及57.0%。
綜合旅遊休閒業是澳門大力推動的產業之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簡稱「深合區」)文旅產業對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支撐作用顯著增強。過去兩年,深合區與澳門協同創新,在旅遊產品、執業培訓等多個領域開展了多項重點工作,促進兩地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支援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第九屆中國國際老齡產業博覽會上周在在廣州開幕,廣東省民政廳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勞工及福利局簽署擴展《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合作意向書。
珠海市醫療保障局草擬了《珠海市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待遇和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對普通門診統籌辦法、門診特定病種管理辦法進行整合修訂完善。
為期五天的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前(19)日閉幕。作為中國科技第一展,高交會今年吸引了近5,000家海內外企業,近萬個項目參展,多項數據刷新歷史紀錄。其中,累計入場人數24.8萬人次,超過上屆總人數;累計洽商交易金額372.79億元(人民幣,下同)。
在日前舉行的2023中國(深圳)數據要素產業創新大會上,深圳數據交易所正式發佈深圳數據交易指數。這是全球首個數據交易綜合性指數。
外貿持續承壓的東莞,進出口數據在連續兩月環比增長的基礎上,終於在10月份迎來同比正增長。根據黃埔海關最新公布的今年前10個月進出口數據顯示,10月份,東莞市外貿進出口102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3%,整體外貿規模居廣東省第二,外貿向好態勢進一步顯現。
近日社交媒體冒起兩個聲稱出售「香肉」的專頁,遭網民口誅筆伐批評食狗肉行為。香港警方初步調查證實,懷疑有騙徒開設社交專頁,藉出售「香肉」之名要求顧客轉賬繳付訂金,或傳送連結誘使顧客下載懷疑虛假手機應用程式訂貨。假app誘騙顧客輸入銀行登入名稱、密碼及理財PIN碼,騙徒其後登入銀行其戶口轉走存款。警方至今接獲至少十宗報案,涉及損失逾114萬元(港幣,下同)。
投資基金公會一項退休調查顯示,在職受訪者約37歲開始規劃退休,預計退休年齡約61歲,並估計需要762萬港元才能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報告指,受訪者平均預計儲蓄僅能維持17年退休生活,考慮到人口老化趨勢,儲蓄明顯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