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動又靜的冥想介紹
24/02/2019
7059
收藏
分享

今時今日,大家多多少少都聽說過冥想,甚至親身體驗過。從最初入門的時候,我也曾經以為冥想就是盤腿坐著一粒聲都唔出,好在meditation的中文譯作「冥想」而不是「靜坐」。你也許都認為,冥想就是追求一種「腦中一件雜事都不染」的境界,但其實人類與生俱來就是既動也靜的生命,冥想說簡單可簡單至變成生活習慣,要複雜也可深入神祕學精進修煉,而更重要的是,原來冥想靜中有動,動中有靜!

靜中靜

在靜中追求靜的冥想,比較主流的是佛教式的冥想,以禪定或是正念冥想(mindfulness)為人廣泛認識。這類冥想可以說是「靜功」,就是在身體的靜止狀態之中追求內在的「靜」(stillness),追求「內靜」的時間增長。印度有所謂「三摩地」的狀態,就是對於思維能長時間不發出「噪音」的修為。這類冥想沒有太多複雜技巧,只要你在生活中為自己設定一個時間和一個舒適的角落,基本上就可以開始練習。這種冥想有助於讓生活中繁亂的思緒如浮雲一樣流走,讓身體有一個比睡眠更能有效放鬆的時刻。如果自認為對靜下來有困難的朋友,可以從數數字或是單純的觀照呼氣和吸氣開始練習。

靜中動

靜中動是一些比較進階的冥想方法,最好是在你已經有過一些靜中靜冥想的經驗後再進行,或是參與一些有指導的課程。有些導師特別提醒,獨自做冥想會「走火入魔」,所以較理想是有個富經驗的引導人,比較容易不會讓你在冥想得到的訊息中迷失,胡思亂想。

靜中動的冥想可以算是一種「動功」,可以是有目的(療癒)的冥想練習。這類冥想類別龐大,既可變成催眠治療,或是前世回溯等,隨著修煉的精進,也可以達到「靈通」的境界甚至接收宇宙的訊息。這類冥想同樣有簡單也有深入奧祕的系統,最簡單的入門練習,可以在進入「靜」的狀態時,帶著一些生活問題,在這個時候向自己的內在發問,通常也有「回答」浮現,是個很好地與自己內在溝通的方法。

動中靜

有種對內靜的追求方法是走向靜的另一端:極動。佛家也有走路中修行的「動禪」,而另一個派系則以印度大師奧修的動態靜心為大類。

動態靜心是在特定時間內(通常為一小時內),以極大量運動讓身體不能停下來(包括呼吸法、發聲、唱歌、重複性動作、旋轉、舞蹈、大哭、大笑等等),讓動的機能來逼使思維的極靜。在身體的動能和情緒發洩後,你會體到一種離奇釋放的靜。這種方式從社會中看來,有時像是一班瘋子在發狂,不過如同運動使人快樂一樣,動態靜心對於在社會生活中較拘謹的人,尤其有益和有效,流汗和哭笑都有助於情緒健康。

動中動

所謂動中動,最好的禪修就在生活。人生在世,不管我們動動靜靜,最終都為了追求今生現世的幸福生活、關係美滿。無論哪一種冥想,都為了幫助我們找到內在的指引或是內心的平安,來讓我們回到生活,追求自己身、心、靈的滿足。當我們重新張開眼睛之際,又是一個新的開始,讓我們帶著新的希望,展開新的一刻。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其他專欄資訊

相關資訊推薦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