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食致肥傷肝又傷腦?

非酒精性脂肪肝惹腦部早衰
01/03/2021
15019
收藏
分享

港澳地區飲食習慣「西化」兼應酬多,大魚大肉、多肉少菜或高糖油膩食物致肝細胞脂肪堆積,增患「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FALD)風險,全球約有1/4人中招並呈年輕化,長此以往更可變成肝硬化、纖維化及併發心血管疾病,嚴重者甚至會令腦部組織退化,不得不防。(文:徐璐 圖:互聯網)

「非酒精性脂肪肝」與經常應酬加上大魚大肉易攝取過量有關。

腹部肥胖人士亦易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繼而影響身體排毒及代謝功能。

影響腦部組織退化

近年《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Neurology)研究推斷,「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能與腦神經的變性及大腦衰退直接相關,60歲以下患者的腦部組織更可提前衰老約7.3年。研究人員指出,過去研究已證明微血管功能障礙及四肢動脈鈣化等與非酒精性脂肪肝有關,因動脈鈣化可造成腦血流量減少,而導致微血管缺血、腦組織損傷和萎縮等,有可能導致思考能力降低、記憶力衰退,甚至失智等情況。

食豆助減肝臟脂肪

日本有醫生及營養師透露,大豆內含的異黃酮能調節肝臟代謝、抗炎及提升基因表現,因此可透過攝取黃豆、黑豆、豆腐、毛豆與味噌等獲取優質蛋白,助肝臟減脂。

此外,適量攝取洋蔥、大蒜及韭菜等辛香料可促進腹部脂肪排出及肝臟解毒,水果方面,富含多種維他命的車厘茄及檸檬均被稱為護肝佳果,助活化肝細胞兼防脂肪囤積,當然,最重要還是遵從均衡飲食原則。

低脂高蛋白的雞胸肉裡富含「蛋胺酸(methionine)」,助預防脂肪肝。

患上「非酒精性脂肪肝」與飲食中缺少Omega-3脂肪酸有關,日常可多食秋刀魚等深海魚類。

坊間有部分齋菜以油膩煎炸方式烹煮,進食後反增肝臟負擔。

每天慢跑或健走半小時有效減脂護肝,膝關節欠佳者可選跳舞等休閒有氧運動。

口臭膚色暗黃響警號

「非酒精性脂肪肝」初期幾乎無病徵,患者多半在照腹部超聲波才驚覺。因此平時應從細節入手,如眼睛與皮膚泛暗黃、無故噁心反胃或腹腔右上方不時隱隱作痛,甚至下午出現輕微發燒及尿液異常等先兆,應立刻求醫!

現時可透過無創性肝臟纖化檢測(FibroScan)安全地查出是否患有脂肪肝,而去年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副教授林理根的研究團隊聯合內地及美國等多家機構,首次發現去乙酰化酶SIRT3可調節脂質代謝,從而保護肝細胞免受脂毒性損傷,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和治療提供了新靶點。

少熬夜及保持充足睡眠對維護肝臟健康亦相當重要。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男士較多,若常感極度疲倦並伴有口臭等症狀應特別留意。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其他專欄資訊

相關資訊推薦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