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1

本地作品徵集展「全球化的進與退」
25/10/2021
10863
收藏
分享

「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1」本地作品徵集展以「全球化的進與退」為主題,於本年3月向本地藝術家公開徵集各種當代視覺藝術作品,以視覺藝術形式審視疫症時代中全球化的境況,於市政牧場舊址(牛房倉庫)展出。(文:黃嘉燕 圖:張庚睿)

展覽於市政牧場舊址(牛房倉庫)展出各類視覺藝術作品,包括各類繪畫、立體裝置、雕塑及攝影等優秀藝術品。

期望讓藝術貼近生活

向來十分關注時代性主題的本地藝術家官宏滔,是次以數碼攝影裝置作品《關我咩事》參選,因為感受到現時社會中不少人對身邊的事物無感,對社會事務的參與度不高,作品《關我咩事》因而命名,傳遞著人們漠視時代變遷的一種戲謔的批判,有著發人深省的深層意義。

藝術家官宏滔入選作品《關我咩事》。

他表示:「《關我咩事》除了是上述的社會性含意之外,同時也令我反思作品是否與觀眾距離太遠,難以產生共鳴。記得有一次在外地觀賞展覽時看到一群年輕人觀看藝術品的方式純粹只是打卡拍照然後離開,彷彿作品本身的內涵並不重要,作品含意『關我咩事』?」他希望大家可以多以時代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事物,多關心時事政治和科技的發展方向。

數碼攝影裝置《關我咩事》旨在表達在全球化進程中,部分人對環境轉變的漠視和短視,鼓勵人們關心生活時事。

把工業與植物景觀融為一體

另一藝術作品《演進》由藝術家王瑞麟創作,創作靈感同樣來自生活中的環境——巴士總站,巴士站內繁忙交替的景象,充斥著人們上上落落以及引擎啟動再靜止、靜止再啟動的環迴音頻,激發了他的無窮想象,以電機、電路板、引擎和排氣管類比成中國的傳統盆景植物、枝和根莖。

藝術家王瑞麟入選作品《演進》。

王瑞麟表示:「這個作品其實是工業化的人造植物景觀,它既像天然物,又與盆景相似,同樣是人為志趣的產物。」他希望透過作品述說一種不可迴避的中國人文化意識——自省自強的詩意,帶著這份情和工業材料抒發出心中意象,共同參與一場新能源的演進運動。

《演進》裝置以電機、電路板、引擎和排氣管類比成中國的傳統盆景植物、枝和根莖。消費模式影響價值觀

藝術家楊文彬帶來作品《散漫無歸》,用紅木製作一個1米(寬)×1米(長) ×2.2米(高)的中式觀賞櫥窗,透過玻璃望入去,裡面底部是疊蓆,疊蓆上放了一塊坐墊。玻璃內填滿了用透明光敏樹脂立體打印的現代消費品,電腦、旅行箱、購物車、遊戲機、漢堡包、跑鞋等。

《散漫無歸》的底部放置了用透明光敏樹脂立體打印的現代消費品。

藝術家透過作品批評金錢和消費主義價值觀污染的文化,希望人們能夠反思:「不要讓你的心智被營銷團隊設計、毫無控制地東盪西遊,散漫無歸。」是次展覽由「藝文薈澳」總策展人邱志杰定立展覽主題,冀透過展覽鼓勵創新,讓本地藝術家與國際藝術平台連線,促進藝術發展。

藝術家楊文彬入選作品《散漫無歸》。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其他專欄資訊

相關資訊推薦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