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音樂交融 穿越中西古今

記《玉亦萬重——歌中的唐詩之路》
09/10/2022
15774
收藏
分享

演唱、鋼琴及旁白三者配合帶出化學作用。(相關機構圖片)

沈洋演繹駕輕就熟。(相關機構圖片)

唐詩能以這種方式表現出來,相當動人心弦。(相關機構圖片)

在中國古典文學領域中,唐詩地位崇高,既在中國文化歷史長河中佔上重要的席位,甚至於世界舞台上亦成為中華文化的代表作,開啟了眾多西方作曲家對中國古代文明藝術思想的明燈。今屆澳門音樂節亦不乏中體西用之作,10月2日晚上的節目《玉亦萬重——歌中的唐詩之路》,以來自世界各地21位作曲家的藝術歌曲,由當代音樂家與唐詩名家之間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展現不朽的文學經典如何在多種音樂風格的詮釋中被賦予新意,煥發新生。

由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攜同鋼琴家張奕明和本澳演員黃柏豪,呈獻一場唐詩歌曲的饕餮盛宴,以聲樂推廣中華文化瑰寶。分別以外語、普通話甚至廣東話演繹,配上多名西方音樂家撰寫的曲目,將那一份傳統中國詩人的情懷,透過西樂轉載出來,同樣足以打動人心。

該晚演出的唐詩作品中,以李白數量最多,旁白的黃柏豪在介紹時亦用上杜甫〈贈李白〉。沈洋在演唱這些被翻譯為德語、英語等作品時,除了低男中音的沉穩、和諧之外,聲音亦與樂曲渾然天成。倒轉回想這些成品的由來,竟亦與澳門連上關係。

從澳門而來的因果

有被指曾為太平天國成員的山西人丁敦齡,輾轉來到澳門,在1861年獲澳門一名耶穌會士的邀請,到法國巴黎參與《漢法辭典》的編纂工作,可惜一年後該耶穌會士突然急病身故,丁敦齡卻又因緣際會,成為巴黎大詩人高提耶家中「清客」教他的女兒漢學。

高提耶大女兒俞第德學習四年後,出版了一本中國詩集的法文版《玉書》(又稱《白玉之書》)。法文版的《玉書》,被德國詩人貝德格(Hans Bethge)在1907年翻譯成德文版,並用了另一個書名《中國笛》來出版。而自詡為「徹頭徹尾的無家可歸者」的馬勒就是看了這本《中國笛》而深受影響,讓他完成生命中一份偉大的作品,當中的因果亦可以說從澳門而來。

古音朗讀意境深遠

黃柏豪在節目中以中古發音朗讀杜甫的《春望》,反映出語言的變化、更易,但中國文字的獨特性卻能讓我們保留了千古文明,古人透過文字、詩句,將內心的情懷寄托,像張九齡一首《望月懷遠》可以觸動了本場唯一的捷克語作品,來自哈斯,他在生命最後一年為中國古詩所寫的四首歌曲中,〈啊月亮,我遙遠的故鄉〉,就正是讀了張九齡的《望月懷遠》,有感而發。

歷時近兩個小時的演出可謂感人至深,最後沈洋更以一首家傳戶曉的〈花非花〉作為「encore」,同樣出自唐朝詩人手筆,首尾呼應,為是晚演出寫下完美句號。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其他旅遊資訊

相關資訊推薦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