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將在2018年3月18日舉行總統大選,若現任總統普京勝選,將會繼續執政至2024年。至於普京的頭號政敵、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日前雖然宣布加入選戰,但中央選舉委員會經內部投票,決定禁止他參選。納瓦爾尼痛批有關決定含政治動機,呼籲所有俄羅斯民眾杯葛明年大選。
在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與家人度聖誕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向在多國派駐的美軍送上聖誕祝福。據美聯社報道,特朗普25日透過Twitter發布錄製的影片,對派駐卡塔爾、科威特、古巴關塔那摩灣,以及巡邏中東霍爾木茲海峽的美國陸、海、空三軍及海岸防衛隊人員發表講話,指他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所有美國人每一天都感謝他們的貢獻。 另外,每年到了平安夜,美國和加拿大的北美防空司令部都會追蹤聖誕老人動態,看他送禮物送到哪裡,並在專屬網頁上即時更新。司令部還會接到七萬至十萬通查詢電話,對方大部分都是好奇的小朋友。特朗普與第一夫人梅拉尼亞也在白宮充當接線員,各接聽了11名小朋友的來電。 (美聯社圖片)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於平安夜,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主持平安夜子夜彌撒時,為難民請命,提醒信眾,耶穌的母親瑪麗亞與其養父約瑟也曾是「難民」,「無處容身,導致瑪利亞要在馬槽誕下耶穌」,與數以百萬計逃離家園的難民境況差不多。方濟各促請全球13億天主教徒,不要不理會難民的困境,並批評一些國家領袖不在乎「無辜者流血」。 方濟各翌日依照傳統在聖誕日發表聖誕演講,期間提到全球各地正捲起戰爭風潮,其中以色列及巴勒斯坦人之間的緊張關係持續升級,他祈求和平降臨耶路撒冷,又促請各方重啟對話,最終達成以色列及巴勒斯坦和平共存的兩國方案。這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搬到耶路撒冷後,方濟各再次發表評論。方濟各也祈禱朝鮮半島的對峙能夠終結,各方能建立互信。 (美聯社圖片)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於聖誕日在英國白金漢宮發表約十分鐘的聖誕演講,內容在回顧過去一年並展望未來,期間女王提到今年6 月發生的倫敦公寓大火,令許多人失去家園,以及曼徹斯特發生可怕的恐怖襲擊。女王對恐襲遇難者表示紀念,又讚揚這兩個城市的民眾,面對大火和襲擊後仍然團結一致,展現出無比勇氣和強大的復原能力。 今年正值女王和丈夫菲臘親王結婚70 周年,女王在演講中罕見提到丈夫,感謝他長久以來的支持,又讚揚對方獨特的幽默感,不會隨著他今年退休而消失。王室明年將迎來多宗喜事,除了哈里王子和未婚妻梅根將於5 月舉行婚禮,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也會在春天迎來第三個孩子,女王表示非常期待兩位新成員加入。 在女王身邊的桌子,除了擺放著喬治小王子和夏洛特小公主的照片,還有她和菲臘親王的結婚照和近年合照。 (美聯社圖片)
美國聯邦參議院以51票對48票,通過近30年來最大刀闊斧的稅改方案,但因法案中三個條款違反參議院規定而被刪,迫使法案送回眾議院再度表決,外界預料參眾議院調整法案版本並表決通過後,總統特朗普就會簽署生效。 新稅制是還富於民,還是擴大貧富差距,惹起巨大爭論。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突然承認聖 城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激起巴勒斯坦人與阿拉伯世界的憤怒。聯合國21日應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的要求,舉行緊急會議,討論耶路撒冷的地位問題。 據悉,大會表決一份決議草案,要求特朗普撤回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決定,雖然草案獲通過仍不具約束力,但具有一定政治分量。先前在安理會否決相關決議案的美國駐聯合國代表黑利,在Twitter 憤怒表示,「美國會記住那些批評我們選擇的國家」。 (法新社圖片)
阿根廷近日受熱浪侵襲,有記者上周三在米西奧內斯省一處貧困社區,拍到一名女童疑因受不了炎熱高溫,竟直接雙膝跪地,俯身舔路邊的積水解渴,照片曝光後震撼各界。 據悉, 相中女童屬於當地貧窮族群姆比亞瓜拉尼族人,她的族人約有30,000人,住在米西奧內斯省有約3,000人,其中年幼的孩童會被成人強迫入城行乞,換取錢財。照片也讓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阿根廷分會義工里奧斯感嘆,指小女孩要舔積水解渴,社會一定是出了問題。 (互聯網圖片)
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首府奎達一座基督教教堂,17日遭遇自殺式炸彈襲擊。兩名炸彈客持槍試圖闖入教堂,其中一人遭警方攔截射殺,另一人受傷後,在教堂大門引爆身上炸藥,造成至少九人死亡、逾50人受傷。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承認向教堂發動襲擊,但未有提出證據。多地基督徒上街抗議,政府官員警告聖誕節期間或會面臨更多恐襲。
一如市場預期,美國議息公布加息0.25 厘, 是美國自2015 年12月踏入加息周期以來第五次加息,澳門金管局隨之亦公布調升貼現窗基本利率25個基點至1.75 厘。惟市場亦一如預期,對此並沒有多大反應,市民對樓市的前景仍保持樂觀,這可能與巿場早已消化加息的消息有關,故影響本澳樓市大跌的情況發生,機會不會太大。事實上,巿民的供樓成本必定逐步增加,但因為澳門市場較為傳統健康,受外圍氣氛影響較其他城市輕微,即使有二手業主願意下調可接受底線,也只是短期情況,相信利息因素影響始終有限。 但作為投資者並不能單單留意加息對樓巿影響,另外至少有六點需要注意。首先新興市場會藉著極低息借貸成本,湧向息率較高的美債或美元資產,引發新興市場資金外流,導致新興市場股匯齊跌。新興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遠超發達經濟體,如果這一切逆轉,有可能導致「由新興市場引發的全球衰退」,美國當然也難獨善其身。其次,歐洲、日本及中國等的經濟仍不是在最佳狀態,當地貨幣在當地政經影響下可能會自我眨值,如果美國加息,那些貨幣將一貶再貶。美國不少大企業的收入大多來自新興市場,收入兌回美元將大蝕特蝕。再從企業角度看,加息令借貸成本增加。「發債」意指企業向市場發行債券籌集資金,發債人所定債息一定要比銀行高,投資者先會願意將資金轉投債券以獲取高息,但企業還債成本亦會因此提高。而從買債人的角度看,如果銀行的存款利率比債息高,就會希望將資金存入銀行,那投資者便會拋售手頭上的債券,轉投銀行的懷抱,令債市出現動盪,最終亦會引發另一場金融危機。 另外,美國加息,加上近期的稅改,令市場對美元的需求增加,資金流入美國,推升美匯,將令中國資金外流情況加劇,有機會引起樓巿震盪。最後全球大部分大宗商品價格以美元計算,例如石油、銅、大豆等,美元升值,商品價格自然上升,銷售自然受壓。 不過,凡事有好有壞,美國加息表面上負面因素多多,實則當地經濟需要表現佳才有加息底氣,實為好兆頭﹗ 在全球一體化下,全球經濟環環相扣,美國好,長遠亦有利各國經濟。低息環境已存在多年,美國貨幣政策亦需「重回正軌」,令環球經濟體系逐步回到健康的增長軌道。而樓巿投資者亦不能再盲目相信樓價只升無跌,或者更多的是需做好風險分散,慢慢為資產「減磅」。
美國總統特朗普美東時間18日發表上台後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據悉該報告長達70頁,是兩年前奧巴馬政府發表同類報告的兩倍多,其核心是「美國優先」,落實措施包括增加美軍經費、加強打擊極端分子,以及重新調整貿易關係,促使美國提升競爭力。 英國《金融時報》早前引述消息人士稱,特朗普會在演說中,批評中國搞「經濟侵略」。白宮回應指報道不正確,指有關用詞並非針對中國。《路透社》17日引述匿名美國官員的話稱,特朗普會表明中國為「競爭對手」,此舉不該被視為試圖圍堵中國,而是明確檢視中國構成的各種挑戰。 對此,中國外交部昨(18)日回應指,無法對沒公布的美國政策發表評論,原則上中方希望這項策略可以在促進世界和平、穩定,以及促進中美戰略互信方面,扮演建設性的角色。 特朗普前智囊批美成附屬國參與制訂國家安全新策略的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上周二已預告了國安報告內容,他認為俄羅斯和中國是美國安全的主要威脅,又界定中國的「經濟侵略」,對協助數以億計人脫貧的經濟秩序帶來挑戰,指重新談判貿易協議會是國家安全性原則的主要部分。 主張對華強硬的前白宮策略長班農上周六亦向美國新聞網站「Axios 」表示,特朗普的國安策略反映他們「勝利在望」。他17日在東京發表演講,批評美國歷屆政府容許美國國民成為中國經濟擴張的犧牲品,並指首份國安報告或將從根本上轉變這一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