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自由世界燈塔」的美國,如今也將建起網絡長城,而組成這道牆的將是「金錢」。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當地時間14日投票通過,推翻奧巴馬政府時期訂定的「網絡中立性」原則,不再明文禁止網絡服務供應商優待特定網站的流量,也就是說,美國的網絡服務供應商,不久後便能就特定網站向用戶收費,而願意付出更多金錢的內容供應商,將能取得更多的流量與頻寬,輾壓競爭對手。 「網絡中立性」原則,是將互聯網視為一條公路,所有人都擁有相同的用路權,不應有快車道或慢車道之分,也不能限定特定對象通行。奧巴馬時代的FCC於2015年通過的立法,即是依此原則將網絡服務認定為「公共事業」,如公共廣播訊號或其他基礎建設,其產生的有限資源,應該由政府保證平等使用,而非投入自由市場。而新通過的決議,則推翻這項認定,將網絡服務重新歸類為「資訊服務」,而行動上網則為「私人行動服務」。 對於消費者而言,除了上網費用可能因為使用習慣而改變外,也可能需要額外付費才能瀏覽特定網站。而真正的戰爭發生在網絡服務供應商與內容供應商之間。電信業者可能要求網絡公司支付更多費用,來保證正常的網絡流量或者更快速的網絡通道。也就是說,像美國AT&T、Verizon或Comcast這樣的電信業者, 可以決定Google、Facebook、Tweeter、Netflix、YouTube這些網站或平台能不能接觸消費者。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過去確實發生過許多類似的情況,譬如在2015年之前,AT&T就曾針對iPhone使用者封鎖Skype網絡電話,也曾「剛好」在推出自有的移動支付APP時,「不小心」封鎖了Google錢包。而當Netflix在2014年初試啼聲之際,Comcast就曾放慢Netflix的傳輸速度,直到Netflix願意額外付錢換取傳輸速度。 情況還不只收費這麼簡單,這些大型電信商都在大舉收購內容或服務供應者,譬如Verizon收購AOL和Yahoo、AT&T收購DirectTV,Comcast則收購了NBC與夢工廠。當電信商要力推自家品牌的內容或服務時,網絡公司就要靠邊站。換句話說,只要有足夠多的錢,電信業者就能垂直壟斷,建立起一套網絡審查制度。 、Google或Netflix家大業大,有足夠的能力與電信商談判,但對任何網絡新創公司來說,這都會是一個壞消息,因為他們再也無法複製Google、或Netflix的神話,而只會成為電信商的附屬品。隨著互聯網對人民生活的影響愈來愈廣泛,健全的電信與網絡市場早已成為社會發展的指標。關於「網絡中立性」的辯論,真正的意義在於如何構建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網絡空間,讓全民與經濟社會都能參與網絡的發展。 網絡應該是一片共享與開放的公有地,而不是華麗的秘密花園,人們上網是為了享受內容或服務,而不是單單為了上網,若全世界的電信商,都如美國一般要求操縱內容的權力,那麼我們的眼球都將成為電信商的生財工具,而無法回饋給優秀的內容或服務提供者。
南非執政黨「非洲人國民大會」(下稱「非國大」)召開全國黨代表大會,為總統祖馬的黨主席任滿而選出繼任人,當選者有望問鼎南非下一任總統,接替貪污醜聞纏身、將於2019年卸任的祖馬。目前熱門人選以祖馬前妻德拉米尼和副總統拉馬福薩呼聲最高,但外界憂慮德拉米尼上台等同延續祖馬政權,並可能包庇捲入貪污指控的祖馬免受刑事檢控。
聯合國安理會15日就朝鮮核問題,在紐約召開部長級會議。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在會上,改口要求朝鮮必須「有所作為才能重回談判桌」,並呼籲中俄兩國,一同制裁朝鮮。罕見出席會議的朝鮮駐聯合國代表慈成男宣稱,平壤當局發展核武在於自我捍衛,甚至稱朝鮮是愛好和平的國家。 蒂勒森早前稱,美國願在未預設條件的情況下,與朝鮮直接談判以終止對峙,但白宮其後回應稱現在不是談判時機。蒂勒森當日在安理會會議上,改採較強硬立場說:「朝鮮須有所作為才能重返談判桌。施壓行動必須、也會持續,直到實現無核化目標為止。」他發言時多次強調,美國不會尋求、也不想與朝鮮開戰,但會動用所有必要的捍衛手段,以抵禦朝鮮的進犯。 慈成男則指朝鮮是追求和平的國家,強調擁有核武是為保衛國家免受美國核威脅與勒索。他絕口不提對話的可能性,反嗆朝鮮已是核擁有國,「美國被我們了不起的威力嚇倒,才孤注一擲策動」這場會議。 中方稱談判前景仍在此外,蒂勒森還促請俄羅斯與中國加強對朝鮮施壓,對平壤祭出單方面制裁,聲稱北京繼續向朝鮮供應石油,質疑北京對解決問題的承諾,並提到俄羅斯允許朝鮮人民在當地打工,他們的工資都將流回朝鮮,成為研發核武器項目的資金,令人質疑俄羅斯自稱是和平夥伴的宣示。 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涅班濟亞對此反駁表示,俄羅斯境內朝鮮勞工的權利受到保障,並未淪為奴隸。與會的中國駐聯合國副大使吳海濤則表示,和平希望並未完全抹滅,談判前景依舊存在,軍事解決不是選項。
美國總統朗普美東時間今(18)日發表演說,首次闡述國家安全戰略,據美國兩名高層官員及《金融時報》透露,國安戰略除重申「美國優先」政策,亦明確將中國視為具「經濟侵略性」的國家,是各個領域的競爭對手。 但有官員強調,外界不應解讀為美國企圖圍堵中國,只是明確提到中國帶來的挑戰,並指《金融時報》報道不正確,相關用詞不是針對中國。據悉,特朗普上月訪華期間,曾指中美貿易存在不平衡,但錯不在中國。(美聯社圖片)
沙特國王薩勒曼9月26日發布政令宣布,自2018年6月起,解除女性開車禁令;沙特交通總署16日發布禁令解除後上路的新規定細節,指駕駛法律「平等」適用於兩性,女性除了能駕駛一般的私家車外,也能駕駛電單車及貨車,但涉及道路交通事故或違反交通法規的女性,將由女性成立及運作的特別中心處理。 沙特王室早前宣布解除女性開車禁令後,在沙特東部一間能源公司任職分析員的男子巴德哈什,在社交網上載一張他和妻子的自拍照,與人分享他教導妻子開車的情況。照片中見到他和妻子坐在汽車前座,對著鏡頭開心地笑,妻子雙手握著方向盤。 結果照片引起爭議,不少網民破口大罵,指責他把妻子的樣貌曝光,沒有好好保護妻子,令妻子尷尬,也有人罵他「可恥」。
深受各國人士喜愛的土耳其烤肉,因為肉品中使用了保持肉質美味的添加劑磷酸鹽,被指可能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歐洲議會近日表決法案,禁止在土耳其烤肉中使用磷酸鹽類保鮮劑,結果以三票之微未能通過,意味歐洲人仍然可以繼續品嚐這道街頭美食。
據加拿大電視台13日報道,一架載有22名乘客和三名機組人員的客機當日晚間在加拿大中部薩斯喀徹爾省墜毀。當地警方表示,機上所有人都生還,截止目前暫無人員死亡報告。客機失事原因未明,加拿大運輸安全委員會已派人調查。 加拿大皇家騎警表示,事發於晚上6時15分,涉事客機起飛後不久在機場不足一公里外的森林墜毀。警方表示,客機失事後沒有爆炸或起火,令機上人員得以生還,但機上部分人受傷,有人傷勢較嚴重。(互聯網圖片)
緬甸政府13日表示,警方12日在仰光郊區逮捕兩名受僱於路透社的緬甸記者,並在他們身上發現兩份軍事報告和一張若開邦的地圖。 當局隨後公布兩人被捕後的照片,指他們在若開邦透過兩名警員,非法獲取重要機密文件,試圖跟外國傳媒機構分享有關緬甸軍方在若開邦打擊羅興亞人的報道。兩人將被控違反官方機密法,最高可判監14年。另外,兩名警員也因觸犯國家機密法遭逮捕。路透社隨後發表聲明,批評緬甸當局打壓新聞自由,要求釋放兩人。(互聯網圖片)
英國脫歐談判即將進入下一階段之際,首相文翠珊再受打擊。在執政保守黨議員倒戈下,國會當地時間13日通過修正案,規定英國在與歐盟簽訂任何脫歐協議之前,必需經英國國會投票,方可承認雙邊協議的合法地位。這是文翠珊政府的重大挫折,顯示她控制的保守黨內部、親歐派議員對文翠珊的不滿。 雖然文翠珊保證,英國與歐盟簽署最終脫歐協議前,國會議員可在「保證脫歐順利有序」前提下,對脫歐協議進行「有意義的表決」,但有國會議員嫌不足夠。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保守黨議員葛偉富對《歐盟退出法》提出修訂動議,要求政府與歐盟簽署最終協議前,須由國會另外立法予以批准,相當於令國會議員對脫歐協議有「否決權」,亦令文翠珊與歐盟交手時更受掣肘,而且時間更為緊迫。 據報道,修正案表決前,有十名保守黨員表明,會支持修訂案,並非試圖阻止英國脫歐,只是捍衞國會權威。 結果修訂案獲在野工黨支持,以309對305票獲通過。 「作反」副主席被革職工黨黨魁郝爾彬表示,是次勝利是對文翠珊的一個羞辱。英國政府作出回應,對表決結果表示失望,但表明不會停止脫歐立法的準備工作。參與「作反」的保守黨副主席哈蒙德被革職。 文翠珊上周宣布,與歐盟在「分手」條款談判上取得「足夠進展」,可以展開有關未來雙邊關係及貿易的第二階段談判。歐盟14日起一連兩天舉行峰會,商討文翠珊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上周達成的脫歐協議,若協議獲歐盟成員國通過,就正式展開第二階段談判。
美國紐約時代廣場附近發生的企圖恐襲案,造成發動襲擊的孟加拉裔疑犯烏拉及另外三人受傷。聲稱效忠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的烏拉,在施襲前數小時,曾在Facebook留言奚落總統特朗普無法保護國家。他被落案起訴五項罪名,包括支持恐怖主義、發出恐怖主義威脅及使用大殺傷力武器等;若罪成,最高可判終身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