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7名中小學生犯罪

31大學生墮電騙陷阱
10/04/2019
12107
收藏
分享
31大學生墮電騙陷阱
31大學生墮電騙陷阱

司警局於去年起啟動「警校聯合防罪巡查」工作,到青少年聚集地點進行防罪宣傳。 (資料圖片)

司警局副局長杜淑森指,本澳青少年防罪工作仍需加大力度。 (鄭健勳攝)

司法警察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共有31名大專學生遭到電話詐騙,67名中小學生涉及犯罪行為,青少年防罪教育刻不容緩。為探討制定更完善的青少年防罪教育策略,促進家、校、警三方合作,預防青少年犯罪或受到侵害,司警昨(9)日與80位來自68間學校的代表舉行「學校安全聯絡網」防罪交流會。

數據顯示,去年有31名大專學生遭電話詐騙,除一名為研究生外,其餘是就讀大專一至四年級學生。其中兩名來自內地女大專生及男研究生,墮入「猜猜我是誰」騙局;26名大專生墮入「假冒政府機關人員」陷阱,包括八男18女,年齡介乎17至24歲,分別來自澳門及內地;另外有三名內地女大專生受騙於「假冒網購平台或銀行職員」,年齡介於17至25歲。

另有五名中小學生墮入電話騙局並被騙取金錢,分別為一男四女,年齡介乎13至19歲,其中一人來自內地。

此外,去年涉及犯罪行為的中小學生共67名,包括58男九女,年齡介於九至19歲,涉及81次犯罪行為,包括盜竊、毒品、性侵、傷人、毀損、電腦犯罪、犯罪集團、自稱黑社會及虛構犯罪等。

加強防罪宣傳 防患於未然

司警局副局長杜淑森表示,去年青少年犯罪或不幸被犯罪侵害的情況仍不時發生,可見青少年的防罪教育工作仍需加大力度,不斷深化,尤其要繼續透過家,校,警三方共同合力,保障青少年安全健康成長。

因此,司警局去年起啟動「警校聯合防罪巡查」工作,聯同已加入「學校安全聯絡網」的學校代表,在課後到校園周邊青少年喜歡聚集的地點進行防罪宣傳,了解區內治安情況,排除潛藏治安隱患亦重點向青少年進行防宣傳提高他們的防罪警覺性和自我保護意識,遏止危害青少年的犯罪活動發生。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