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澳門雖不曾為日軍所進犯,但在距離戰爭結束不久前的1945年1月16 日,澳門卻遭受了一場無法預料的盟軍空襲。當日,美軍太平洋艦隊的航母第七戰鬥機中隊12架戰鬥機對澳門進行四次空襲。整天的空襲炸毀泛美航空站、葡萄牙海軍航空中心;瑪利亞二世炮台的無線電站及電力公司設備受損;停泊在青洲海面的葡萄牙號貨船受損;造成至少五名平民死亡,十餘人受傷。事件震驚澳門,但時隔僅一個月後,美軍再襲澳門,炸毀一架日本戰機。4月,美軍又炸沉兩艘在澳門的商船,造成數十名乘客身亡。從5月到6月,美軍接連空襲青洲及路環地區;7月5日,美軍的轟炸更嚴重損毀了澳門濟貧院。
美國政府事後辯稱針對澳門的空襲是誤炸,並最終就侵犯澳葡當局的中立立場向葡萄牙賠償兩千萬美元,但亦有歷史學者指出美軍的空襲經過精心策劃,主要目的是為了摧毀日本在澳門的補給設施及重要物資。
襲擊澳門的戰鬥機是二戰後期美國海軍的主力戰鬥機F6F地獄貓11。(圖片來源:National Archives Catalog,摘自「 澳門記憶 」文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