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特殊教育路崎嶇】老師唔夠 學校治療又要「爭取」

家長寧「博懵」唔想仔女被標籤
22/08/2019
74056
收藏
分享

教青局統計資料顯示,由2008-2009學年至2017-2018學年,特教學校及特教小班的學生數由471人增至767人。(馮達輝攝)

王老師坦言現時特教老師薪酬一般比正常老師低。(馮達輝攝)

根據教青局統計資料顯示,由2008/2009學年至2017/2018學年,特教學校及特教小班的學生數由471人增至767人,而相關教學人員則僅由79人增至138人,人手非常不足,可見本澳在特殊教育之路仍然處於非常崎嶇之情況。

家長寧願「博懵」不願承認小朋友有問題

王老師現時任教於明愛特殊學校,從事特殊教育工作已有17年之久,主要負責幼兒班的特殊小朋友。她坦言有不少家長不想承認自己的小朋友是有問題,不願將子女送入特殊學校,即使小朋友是做了評估並確診為特殊學生,也寧願「博懵」在報讀幼稚園時照報讀普通學校,因此,有不少正常學校也會收到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或融合生。她指出,其實作為特教老師的目標和宗旨,也是期望學生有朝一日能轉回普通學校,但有部分家長卻不明白,雖然小朋友是被評核了,但如果家長不樂意去配合接受適當教育,只會妨礙小朋友的進步。

家長的辛酸 治療費用不菲 學校治療要「爭取」

何先生育有兩名兒子,一個是特殊生,另一個是融合生。過去曾有家長反映指在學校放暑假期間,小朋友便完全沒有治療,何先生表示,如果就讀官校,的確所有治療都會停了,要自己到外面再找治療,但未知相關費用多少,他曾聽聞費用不菲,因此要視乎能力是否負擔得起再決定會否為小朋友做治療。另外,何先生又指以他兒子的情況來說,在學校要主動爭取才可有一個星期一堂的語言治療,如不爭取,校方就只會告知要先讓給有急切需要的人,但何先生卻質疑何謂「有急切需要」,他指他的兒子基本上五個字都講不到。

「照顧者津貼」基礎及時機尚未成熟

然而由社會工作局所提出的「照顧者津貼」多年來卻一直只聞樓梯聲響。社工局於今年5月時曾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照顧者津貼可行性研究結果,局方於會上指,認為現時在本澳推行照顧者津貼政策的基礎及時機尚未成熟,尤其是對「照顧者」缺乏具體定義,亦沒有相關的條件規範,研究認為本澳在短期內實行「照顧者津貼」的可行性不高。

(編輯:黃嘿文)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