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東德政府在民眾壓力下開放圍牆,柏林圍牆當晚即被東、西德人民合力推倒。 (美聯社圖片)
德國總理默克爾發言時強調,歐洲應該不斷捍衛自由、民主、法治等基礎價值。 (美聯社圖片)
象徵著冷戰鐵幕、隔開東德跟西德的柏林圍牆,在1989年11月9日倒下,拉開了兩德統一的帷幕,以及前蘇聯控制下東歐共產主義政權垮台的浪潮。在柏林牆倒塌30周年之際,德國各地從4日開始舉行為期一周的紀念活動,於9日達到高潮,總統施泰因邁爾、總理默克爾、捷克總統齊曼、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及即將上任的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等人出席伯瑙爾大街柏林牆紀念地舉行的活動,悼念當年因為試圖翻越柏林圍牆被殺的民眾。
在東德長大的默克爾致辭時表示,歷史上無一道圍牆不能跨越,亦無一道圍牆能夠限制自由,特別向因為逃往西德尋求自由。她形容11月9日是德國歷史上「命運攸關的一天」,在30年後的今天,即便人們對生活仍存在種種不滿,但這絕不能令仇恨、對他人的蔑視甚至暴力正當化。默克爾強調,歐洲必須捍衛民主、自由、人權及寬容的價值觀。
德總統批特朗普利己主義同日傍晚,著名景點勃蘭登堡門前舉行紀念音樂會,施泰因邁爾在活動上表示,當年在美國的協助成功令圍牆倒下,認為美國要作為相互尊重、民主自由和反對民族主義的夥伴,而不是民族利己主義。外電認為,此番言論明顯是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
官員誤傳指令加速兩德統一30年前,為了緩和民眾的抗議浪潮,東德政府決定放鬆對東德人前往西德的控制。而當時負責傳達指令的東德官員誤解上級命令,竟然在國際直播記者會上宣布,「即刻開放」所有德國居民進出東德。大批人群瞬間湧向柏林圍牆,在眾人的齊心合力下,把圍牆拆毀,東西德在翌年正式統一。而殘留的圍牆,則被來自全球各地的藝術家當成創作的畫布,成為歷史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