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AI率成新壓力源 

「代降AI率」灰色產業鏈亂象叢生
15/07/2025
4714
收藏
分享
「代降AI率」灰色產業鏈亂象叢生

隨著中國多所高校今年首次將「生成式人工智能參與度(AIGC率)」納入畢業論文審查,學生們在面對新興規範與審查機制下壓力劇增,衍生出一條亂象叢生的「代降AI率」灰色產業鏈。從收費不一、品質堪憂、學術性缺失,到陷入維權困境甚至被威脅,畢業生們正面對一場前所未有的論文考驗。

在北京某高校就讀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劉凡感嘆,今年的畢業季宛如「兵荒馬亂」。她曾在網上自助檢測論文AI率,儘管大量使用AI協助撰寫與潤色,結果竟低於2%。由於AI率「過低」反而易被抽中盲審,劉凡找來所謂「行內人」協助調整,結果四次檢測結果相差懸殊,甚至有將原創內容誤判為AI生成的情況。

據《法治日報》報道,多數高校針對AI生成內容設下比例紅線:人文社科類限20%、理工醫類不超過15%。學生為了達標,紛紛投入大量時間修改論文,亦有不少人轉而尋求「代降AI率」服務。然而,這些服務多以「人工修改」「保證通過」為號召,在社交平台與電商平台悄然興起,價格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效果卻往往令人失望。

來自貴州的畢業生陳寧,購買網路降AI率服務後,論文AI率反而從35%飆升至88%;上海某高校學生吳哲則因使用降重工具,結果論文被改得「像在說相聲」,學術性蕩然無存;而福建畢業生沈夢更先後遭遇詐騙與亂改,花費逾500元卻收獲一篇「口水文」,最後只得自己熬夜重寫。

受害人維權無處伸冤

更令人擔憂的是,受害學生在維權時往往無處伸冤。有賣家威脅學生「若不支付尾款,就將論文上傳全網,讓你查重率百分百」,甚至聲稱要聯絡學校或教育部檢舉,讓學生「畢不了業」。不少學生因擔心學術風險與個資外洩,只能破財消災。

據調查,「代降AI率」已形成完整灰色鏈條。社交平台上大量帳號兜售「降AI率致富教程」,教人如何透過評論區發布「過來人經驗」引流,再轉至私域實現收費。話術包括「我花了300元降到7%,結果還不如直接找學姐花200元解決」,強調情感連結與實用推薦。

這些聲稱「純人工修改」的商家實則廣泛依賴AI工具。據販售教程者透露,接單後只需使用AI指令如「避免人機感,加入情感詞彙與連接詞」,即可快速修改論文表述風格,「10分鐘就能完成一篇」。

一位提供此類服務的賣家更直言:「我們就是用AI來降AI率,學校不讓用AI,我們就教AI怎麼模仿人類。」隨著市場競爭激烈,他坦言「現在這行太卷了」,技術門檻低、入行者多,利潤大不如前。

業界專家提醒,學術寫作的核心仍應是學生自身的思辨與能力,過度依賴AI工具與灰色操作不僅削弱論文品質,亦可能觸及學術誠信紅線。面對AI帶來的衝擊與轉變,高校與教育主管部門亟需建立更科學、透明的評估標準,同時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與技術支援,避免良好初衷被市場異化為「AI對抗AI」的荒謬劇。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