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政府推消費卡望助渡疫情難關

意見冀消保法盡快出台保市民權益
06/08/2020
84952
收藏
分享

澳門經濟學會理事劉熹明指出,個別商戶趁消費卡作不合理加價,會對品牌做成損害。(力報攝影組攝)

澳門科技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劉成昆教授建議商家透過提升服務及折扣優惠,讓實際產品降價,從而令銷售量上升。(劉凱輝攝)

城區促進會理事長陳德勝希望能盡快通過《消保法》。(力報攝影組攝)

新冠疫情來襲令經濟受創,政府推出一系列救市助民措施,包括電子消費卡,希望舒緩市民和商戶的經濟壓力;商戶有生意做有錢賺,本應皆大歡喜,但不少市民擔心推高物價,且缺乏法律監管,將來捱貴東西。有學者指個別商戶趁機加價非明智決定;亦有團體認為亂象是由於缺乏監管法律,促請盡快通過消保法保障市民權益。

第一期消費卡自5月1日投入使用截至7月17日,總交易額約為17.8億澳門元,共產生約1,987萬筆交易。根據估算,第一期消費卡的總體效益約18至24億澳門元,對經濟發揮拉動效應。市民有額外錢用,商戶亦有錢賺,本應人人開心,然而不少市民擔心政府「好心做壞事」。主婦甘女士直言,未有消費卡時沒那麼貴,將來如要捱貴東西很不值得!她舉例某超市玉米由六元賣到15元一棵,蟹柳亦由30變成60元。居民盤女士稱,消費卡出現後芥花籽油由120元提高到160元。而且不止超市,其他店舖亦趁機加價賺錢。市民徐先生稱一包枇杷前後相差24元,質疑加價瘋狂!又指第二階段消費卡物價只會再加,認為政府缺乏監管,沒能力控制市場。

學者指加價非明智決定

經濟學會理事劉熹明表示,雖不至造成通脹,但個別商戶趁機加價並非明智決定,甚至會對品牌做成損害;他稱政府原意扶持中小企,減輕市民生活壓力,有商戶曾因價格不合理被除「誠信店」之名,希望其他吸收教訓,現時資訊發達,市民會作監督,訊息很快傳播。科技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劉成昆教授分析,消費卡像減稅刺激措施,對通脹沒直接影響,對消費者像一種補貼,更像針對商家,因此消費者有選擇權。他建議商家透過折扣優惠,雖降格但銷量上升並不吃虧,相反被認為惡意抬價,消費者不買賬社會亦會有看法,商譽受影響,所以加價動力並不應存在。

團體促盡快通過消保法

城區促進會理事長陳德勝認為,出現通脹或被推高是由政府間接造成,即使收到求助個案,有關部門也未能執法,他稱疫情期間收到很多求助,向消委會反映時卻得到「沒有法律,去到現場還給人罵」 的無奈回覆。因此,他希望消保法盡快通過,立法會討論已有兩年,但未明為何仍未能推出,同時法條例裡面亦無法管自由經濟裡的任意抬價。他認為自由市場需要尊重,但疫情況下政府必須要下行政命令管控物價,並形容特事特辦。現時消保法仍在討論,雖很多議員出來譴責監管物價,但更應利用時間積極與政府通過消保法 。(編輯:劉凱輝)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