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歐盟近期在貿易領域出現一系列動向,備受關注的白蘭地反傾銷案已於7月4日正式公布最終裁定,部分歐洲企業因提出價格承諾而獲豁免徵稅,展現中國政府願透過對話磋商處理貿易摩擦的立場。與此同時,中歐雙方正在就電動汽車關稅問題進行緊張談判,官方信息顯示「技術部分」已基本完成,正等待歐方展現政治意願,爭取在中歐峰會前取得突破。
中國商務部4日發布對原產於歐盟的白蘭地產品反傾銷調查最終裁定。調查認定,歐盟進口白蘭地存在傾銷行為,導致中國相關產業受到實質損害威脅,傾銷幅度介於27.7%至34.9%之間。根據中國相關法律規定,調查機關依法接受了歐盟相關行業協會與34家企業提出的價格承諾,對其出口產品不徵收反傾銷稅。
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負責人表示,企業只要在出口過程中遵守承諾價格條件,便可豁免相關稅項,但如有違約,經核實後將恢復徵稅。他強調,接受價格承諾符合中國現行法律法規,也有助於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中國業界普遍支持此做法,歐盟企業亦表示歡迎。
除了白蘭地案的最新進展,雙方是否能藉此推動中歐電動汽車關稅談判進展也成為關注焦點。據中國官媒《玉淵譚天》7月4日深夜發文指出,中歐電動車談判的「技術部分」已基本完成,「只欠臨門一腳」,進展關鍵在於歐方是否具備相應的政治意願。文章暗示,若歐方能如白蘭地案般提交具體承諾,中方亦可持續在方案上給予建議與回應,最終達成共識。
盼以誠意化解電動車爭議
稍早《玉淵譚天》亦指出,白蘭地案的處理為歐方提供了一個「啟示」。文章強調,中方始終秉持以對話解決分歧的原則,並未將白蘭地與電動車案進行「捆綁」,但若真要如此操作,中方完全可在談判中不斷提出要求並延長談判週期。換言之,主動權依然掌握在歐方手中,只有務實態度才能解決問題。
中國商務部亦於5日再次發聲,藉由白蘭地案回應媒體提問,明確表達中國對中歐經貿議題的基本立場。該部門指出,接受價格承諾是國際反傾銷調查中常見的處理方式,既有助於平衡貿易保護與市場秩序,也體現了中方希望以對話化解爭端的務實態度。
根據中國商務部官網公布的「適用價格承諾公司名單」,包括法國軒尼詩公司、馬爹利股份有限公司與雷米馬丹公司等歐洲知名酒企都在豁免名單之列,這些企業未來出口至中國的白蘭地產品,若符合價格承諾,將可免於27.7%至34.9%的反傾銷稅負擔。
分析人士指出,這一結果對歐洲酒商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好,也為雙方在其他貿易爭端上的處理模式提供了樣板。在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計劃備受爭議之際,中方透過妥善處理白蘭地案,向歐方傳達出合作與對話的善意。
另一方面,歐洲內部對電動車關稅分歧仍存。德國、瑞典等國多次呼籲歐盟委員會應與中方透過對話解決分歧,以免損害雙邊經貿關係。隨著中歐峰會臨近,外界預期雙方有望藉此窗口期加快協商進程,尋求妥善解決方案,避免事態升級至貿易報復層面。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