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單日新增超過29萬例,累計突破3,000萬例。(力報製圖)
聯合國呼籲新冠疫苗必須被視為一種全球公共物品,讓所有人都能負擔得起。(新華社圖片)
此前有志願者接種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合作的疫苗後出現不明疾病,牛津大學指或與疫苗本身無關。(美聯社圖片)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全球蔓延,據Worldometers網站即時統計,截至本澳時間17日早上8時許,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單日新增超過29萬例,累計超過3,001萬例,新增死亡病例5,997例,累計超過94.4萬例。另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網站統計,全球確診人數超過2,974萬人,死亡人數超過93.8萬人。
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6日下午4時36分(本澳時間晚上10時36分),全球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252,680例,達到29,444,198例;死亡病例增加4,520例,達到931,321例。
據Worldometers網站數據,過去一天新增新冠確診病例過萬的國家有5個,分別為美國(37,603例)、印度(97,859例)、巴西(37,387例)、西班牙(11,193例)和阿根廷(11,674例)。
世衛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16日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目前真正令人擔心的是新冠肺炎病例數量上升的同時,住院病例和重症病例數量也在上升。北半球多個國家(地區)都出現了這個現象,如西班牙、法國、格魯吉亞、黑山、烏克蘭,以及美國的部分州。瑪麗亞強調,目前還沒到流感季,一開始無法區分流感和新冠肺炎,需要進行檢測,現在檢測系統已經承擔了極大壓力,接下來壓力還會更大。
世衛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瑞安則表示,若不希望新冠病毒以現在的趨勢進入冬季,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例如可以盡量減緩新冠病毒的傳播,以避免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6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記者會時說,新冠病毒已成為目前全球安全的頭號威脅,國際社會必須團結一致對抗病毒。古特雷斯強調,應對疫情沒有靈丹妙藥,不能指望單靠疫苗短期內解決危機。各國必須拓展既有工具,創新應對手段,控制病毒傳播,救治確診病人。另一方面,新冠疫苗也必須被視為一種全球公共物品,讓所有人都能負擔得起,並且能夠方便地獲得。這需要國際社會加大對聯合國相關項目的財政支援。
新冠疫苗方面,全球多個國家正在積極推進疫苗國際合作,並加速自主研發,俄羅斯聯邦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局長波波娃日前在俄科學院主席團會議上透露,全球有36種新冠病毒疫苗處於臨床試驗階段,92種疫苗處於臨床前試驗階段。而俄羅斯17個科研機構正在研發26款疫苗。
此前,有志願者接種阿斯利康製藥公司與牛津大學合作研發的疫苗後出現不明疾病,據報該志願者出現與罕見的脊髓炎有關的神經系統症狀,疫苗試驗一度暫停。牛津大學16日披露文件,指志願者出現不良反應或與疫苗本身無關,「經過獨立審查,這些疾病被認為不太可能與疫苗有關,或沒有足夠的證據確定這些疾病與疫苗有關」。
阿斯利康12日曾宣布,這款疫苗已獲得英國安全監管機構的批准,重新恢復臨床試驗。目前,這款疫苗在英國、巴西和南非的臨床試驗已經恢復,但在美國的試驗仍暫停。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局長哈恩說,藥管局要與阿斯利康展開非常重要的工作,以判斷疫苗是否有安全問題。(編輯:梁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