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兩口岸已實施「一地兩檢」

「青茂口岸」將成為第三個
08/04/2021
45351
收藏
分享
「青茂口岸」將成為第三個
「青茂口岸」將成為第三個

「港珠澳大橋珠澳段」是澳門首個與內地實施「一地兩檢」的口岸。(資料圖片)

立法會議員崔世平在今(8)日的立法會大會議程前發言時提到希望政府研究在本澳機場引入「一地兩檢」模式,以節省內地機場國際航站樓運作的費用及更方便防疫工作,提高通行效能。他亦提到可由僅具有行政和民事執法權、沒有刑事執法權的內地邊檢、海關執法人員提前為經澳門前往內地的旅客辦理入境手續,以提高通關的便捷性和流動性。而以「一地兩檢」模式運行的關口,本澳早已有兩個,分別為「港珠澳大橋珠澳段」及「橫琴口岸」,而將快竣工的「青茂口岸」亦是採用「一地兩檢」通關模式,即本澳未來最少有三個通關口岸採用「一地兩檢」模式。

大橋珠澳段為首個「一地兩檢」口岸

早在2018年,港珠澳大橋關通之時,澳門口岸已和珠海口岸實行「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簡易通關模式。即澳門和珠海的海關同場辦公,旅客只需排一次隊就可以過兩個關,這個可稱為本澳第一個的「一地兩檢」模式關口,當時當局更希望能將「一地兩檢」逐步推廣到其他澳門與珠海口岸。

「一地兩檢」提升通行能力

以往市民需要從氹仔前往珠海橫琴時,需先從氹仔「蓮花口岸」過關,繼而再進入「橫琴口岸」才能進入珠海橫琴,但踏入2020年,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標杆工程的橫琴口岸在8月正式關通,而該口岸同樣是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查驗模式,粵澳通關從「兩地兩檢」變成「一地兩檢」,兩地日通行能力從75萬人次提升到90萬人次,當局更指,該口岸能滿足旅客日通關量22.2萬人次,年通關量8,000萬人次。

因應由2020年至今均需面對新冠肺炎來襲,故有關當局在該口岸通關時要採措防疫措施,由出境方負責公共衛生篩查、入境方負責進一步排查處置,並建立雙方全面的工作信息交換和通報制度,將傳統模式的出入境雙方各自分別進行的衛生檢疫工作,變為雙方分工合作共同實施的一次性衛生檢疫流程。

「青茂口岸」下半年通關

而有望在今年下半年竣工並通關的「青茂口岸」同樣將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在2月受訪時曾表示,按照工務範疇提供的信息,大約4(本)月份會完成所有工程,其後將會安裝相關設備,再進行調試、壓力測試,以及與珠海方面聯調聯試等相關工作,需要數個月時間,他相信下半年能實現通關,但最後決定要留待兩地政府的探討,以及中央政府的批准,而青茂口岸將採取24小時通關模式。

(編輯:黃嘿文)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