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制度創新

從彈性通關著手
01/08/2022
63053
收藏
分享
從彈性通關著手

鄰埠香港正在積極開展海外通關工作,與此同時,與內地恢復通關也在同步進行,雖然每日仍維持有數千人確診,但香港復蘇的步伐比起澳門卻是大大超前。澳門與香港不同,經濟民生幾乎完全仰賴內地,相比與海外通關,與內地維持通關是當務之急,然而經過兩年多的抗疫經歷,澳門既不掌握通關主動權, 又必須跟隨「動態清零」政策,不少聲音都希望能在既定條件下探索新的防疫通關模式。

香港與內地通關「半放棄」一說引起社會熱議,加上本澳新賭牌競投加入吸納海外客源的標準,不少意見認為澳門也應以海外通關為主,放棄動態清零政策。不過遺憾的是,對比香港和澳門,一個是經濟結構成熟完善的國際金融中心,一個是仰賴內地旅客的微型經濟體,若澳門「向海外轉」,缺少國家政策與內地市場的配合,勢必很難維繫目前的經濟社會發展。

2021 年本澳佔逾九成的旅客都是來自內地,無論是在人員往來、直接投資、貨物貿易及服務貿易都與內地有密切聯繫,澳門在防疫政策方面與國家保持一致,對本澳整體復蘇較為適合和有利。

然而,當前的防疫通關模式已經帶給澳門太多傷害。不穩定的通關導致本澳各行業元氣大傷,商業計劃停擺,失業率上升,競爭力快速下滑。同時橫琴粵澳深合區也因為動輒封關而有名無實,因此無論是為推動經濟復蘇或融入國家戰略發展等方面來考量,都需要思考如何在維持既有防疫原則的情況下,研究出新的、更彈性的通關模式。

雖然是次疫情入境珠海的健康管理措施已從過往的「14+7 」放寬至「7+3 」及「7+7 」,但對於原本需要來回琴澳的居民來說,由於他們只在橫琴或澳門一地擁有居所,不可能經常進出隔離。如果一遇到疫情就封關,橫琴深合區的發展勢必會受到限制,民眾的挫折感與對政府政策的不信任也會更加深。

彈性的通關模式其實可以有多種做法,包括為在琴澳人開闢特別通道、或劃設區域與澳門實施同步防疫措施,都是可以討論的做法。

「一國兩制」是中國治理的偉大創舉,而「深合區」的精神是要探索制度的創新,何不從彈性通關著手,為兩地深度合作、人文與制度深度融合創造更大的便利性?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