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大膽創新促優勢資源互補

敢想敢拼融入大灣區發展
28/02/2023
41192
收藏
分享
敢想敢拼融入大灣區發展

港澳兩地同樣長期面對房屋供應不穩定的問題,根源之一是土地資源缺乏。為解決基層市民住房困難,港澳兩地政府都想到加強與大灣區內地城市之間合作,但相比於澳門方面的穩紮穩打,香港方面往往是天馬行空,充滿奇思妙想,繼早兩年建議在大嶼山以南、珠海市的桂山島填海,再借讓給香港興建20萬個房屋單位之後。香港工聯會昨日表示,將在兩會期間提議,促請內地政府允許港府整體購買內地大灣區城市閒置商品房作為香港公屋,解決香港基層市民住房困難,並推動大灣區融合。

乍一聽此想法過於理想化,但工聯會解釋,香港熟地稀少,興建公屋的建築成本高昂,以「簡約公屋」為例,每單位成本超過86萬港元,單位每月管理費達到2,450元,而這水平的管理費,若在部分大灣區城市如東莞、深圳龍華區、佛山等租住房屋,已能租到三房單位,最小有700平方尺,即逾200平方米,居住條件遠勝香港。

的確,有一個舒適、安定的居所更能吸引港澳居民全身心投入灣區發展,因為現時就算有當地政策優惠,多數赴灣區發展的港澳人才獲分配的都是公寓式住宅,大部分是一房的單身公寓,部分連廚房陽台等基礎配套都欠奉,即便是特區政府重點建設的澳門新街坊項目,居住條件相對較好,但4,000多個單位中八成是兩房單位,對拖家帶口的基層市民而言,居住空間十分勉強。況且絕大多數港澳居民均認為,既然都決心到大灣區發展,當時是想居住條件更好更舒適,假如還是住在「豆腐潤」般的細單位,又何苦離鄉背井到外地闖蕩。

當然,購買大灣區城市閒置房作公屋的構想有很多現實的問題要解決,例如管理問題,香港當局會定期巡查公屋以防濫用,但在內地又如何執法?還有交通問題,假如所購買的閒置房不在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以內,對香港基層市民的吸引力會否大減?雖然要解決的問題不少,但無可否認此構想的確令人眼前一亮,感受到香港在解決基層市民住房困難方面的努力。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加速融合,正正需要創新思維,善用政策優勢將發展瓶頸不斷打破,促進粵港澳三地優勢資源互補,尋找更多合作交流的空間。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