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選舉局周日(4日)凌晨公布的計票結果顯示,執政黨人民行動黨在上周六舉行的國會選舉中再度勝出,贏得國會97個席次中的87席,蟬聯執政。該黨得票率達65.57%,明顯高於2020年大選的61.24%。這場選舉被視為對新總理黃循財領導力的首次考驗。
人民行動黨秘書長黃循財凌晨召開記者會表示,這次選舉結果是對政府信任、穩定和信心的明確訊號,也是人民對行動黨給予的明確和強力委託,將有助於新加坡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局勢中處於更有利位置。
黃循財強調,大選已經塵埃落定,接下來他將組建新一屆內閣,建立一支最強的團隊,並於適當時機公布名單。黃循財去年接棒李顯龍出任總理,此次是他首次以行動黨秘書長身分領軍參選,被外界視為關鍵轉折。
《聯合早報》引述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藍平兒表示,這場勝選證明了黃循財的領導力,也為建立新一代領導班子奠定基礎。她認為,即使競選期間曾出現消費稅上調、保險收購等爭議議題,選民仍更關心如何應對外部經濟衝擊,尤其是美國發起的關稅戰。
體現維持現狀的訴求
新加坡管理大學副教授陳慶文指出,選民看到國際秩序變化,理解穩定與延續對國家繁榮的重要。政府推動的援助配套措施,讓人民相信會有安全網作支撐,是此次人民行動黨成功的原因之一。
行動黨前議員張有福也指出,生活成本上漲是全球現象,並非新加坡獨有,選民理解行動黨的政策出發點。此次人民行動黨在幾個被視為競爭激烈的選區也成功守住,顯示其選戰策略奏效。
南洋理工大學學者梁振雄則分析,新加坡選民投票積極,與歐美選舉中常見的消極投票情緒不同。他表示,新加坡選民傾向支持能維持現狀與實現承諾的候選人,這對於強調穩定治理的人民行動黨有利。
本屆大選反映出選民普遍認同政府在動盪時期維穩的訴求,也再次印證人民行動黨自1965年以來在新加坡政壇的長期主導地位。
未來仍有不少挑戰
此次選舉結果也受到國際媒體廣泛關注,路透社指出,人民行動黨此次在除三個選區外全面勝出,加上不戰而勝的五個席位,更鞏固了其在國會的壓倒性優勢。美聯社則認為,這場選舉凸顯出新加坡民眾對於穩定與務實路線的偏好,尤其是在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
不過,儘管勝選氣勢強勁,黃循財未來仍面對不少挑戰,包括應對高齡化社會、提升青年階層的經濟參與感,以及進一步強化社會凝聚力。分析人士認為,這些將考驗新政府能否持續推動務實改革,同時保持民眾的高度信任與支持。黃循財能否在執政穩定與政策創新間取得平衡,將成為他任期內的核心課題之一。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