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近期爆出重大機密外洩疑雲。知情人士指出,數名前員工在任職期間疑似未經授權取得2奈米晶片製程的關鍵技術資料。此事件已引起台灣檢調單位高度關注,並進入司法程序。台積電強調,涉案人員已遭開除,公司已採取法律行動,並重申對營業機密採取「零容忍」政策。
據台灣高等檢察署表示,檢方於7月25日至28日間,指揮調查局新竹市調查站、資安站及北機站,針對涉嫌非法取得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一案展開調查,共搜索六處地點,拘提6名工程師到案。經審訊後,三名工程師(包含一名前員工與兩名現職員工)被裁定羈押禁見。
本案為台積電主動通報。公司透過內部日常監控機制,發現有員工異常接觸敏感檔案,啟動內部調查後,確認部分技術資料已遭違規取得。外界普遍認為,該技術即為即將於年底量產的2奈米製程,被視為當前全球最先進的半導體製程工藝。
據《日經亞洲》報道,台積電已啟動對涉案人員的紀律處分並提起訴訟。部分被懷疑的前員工,在任職期間試圖非法取得與2奈米開發與量產相關的核心資訊。儘管公司未進一步說明細節,但強調內部制度完備,使事件得以及早偵測,後續將積極配合司法偵辦,全面追究責任。
或涉及園區日商
外界對該事件可能帶來的風險表達關切。根據台灣於2022年修訂的相關法規,14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被列入「核心關鍵技術」清單,任何未經授權或超出授權範圍取得、複製、使用、洩露相關營業秘密的行為,均屬違法,情節重大者可追究刑責。
此次外洩事件也牽涉至新竹科學園區的日本廠商Tokyo Electron(東京威力科創)辦公室是否為資料接觸地點之一,檢方是否擴大追查外部串聯,仍有待釐清。
台積電回應表示,公司對於任何危害營業機密與公司利益的行為絕不寬貸,未來將進一步強化資料保護與員工管理制度,以維護企業核心競爭力與全球信任。公司重申,2奈米製程技術具備極高技術門檻與研發成本,不僅涉及先進設備與材料,更蘊含台積電多年來積累的製程經驗與產線整合能力,非外界能輕易複製。
目前,2奈米製程僅有台積電、三星、英特爾及日本Rapidus等少數企業積極投入開發,並作為未來數年AI與高效能運算(HPC)晶片的重要製造平台。市場普遍認為,本次洩密案若證實屬實,恐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安全造成衝擊。
台積電強調,案件已進入司法偵辦階段,公司無法提供更多細節,但將全力配合調查機關,捍衛企業資產與產業安全。台灣高檢署亦表示,將持續深入調查涉案動機、技術流向及可能涉案人員,依法從嚴究辦,絕不容忍任何危害關鍵技術的行為。 (編輯部)